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南杂木学校初中部三年发展规划(2010——2013)风雨兼程,三十年披荆斩棘,三十年岁月留给了我们许多弥足珍贵的经验和财富,也留给我们很多迷惘和困惑。站在南杂木学校新时代、新课程改革的起跑线上,站在严峻的教育教学改革挑战面前,我们更需要冷静的思索、百倍的信心。传承精髓、锐意进取,初中部在学校《特色强校、稳健发展》三年规划的指导下,勾画未来三年发展的蓝图,开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教师和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石。现状分析刚刚过去的三年,我们用坚守和努力为自己赢得了难得的空间和尊严,随着学校各种政策和措施的支持,教师队伍的逐渐稳定,生源数量和质量稳中有升,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我们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此刻,我们谋划未来,意义非凡。(一)传承精髓三十年的创业与发展,让我们在赢得良好社会地位的同时,更沉淀下许多宝贵的经验,这是我们珍贵的财富,更是我们得以进一步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未来的三年我们需要:1.传承团结协作的精神;不怕吃苦、敢打硬仗、能克服一切困难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敢于承担责任的工作态度。2.传承“在成事中成人,在成人中成事”的班级管理理念。3.传承“和谐、高效、自主、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4.传承“基础德育、终身发展”的新德育理念。5.传承开设家长委员会的做法。。(二)直面现状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有许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克服困难,我们才能长足进步,挑战与机遇并存,让我们共同面对:1.亟待提升学部核心竞争力,打造学部特色品牌。2.教师队伍的稳定,名师的打造,青年教师的培养。3.各项制度落实不彻底,缺少一以贯之的精神。4.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学业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以提高家长满意度。5.“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常态化。6.“两个规范”需要进一步落实。7.课程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课题研究还不够深入。8.班级管理的整体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班级特色不够鲜明。9.流程管理需要进一步精细化。10.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规范化、系统化。11.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需要进一步开发与研究。12.师生、家校沟通和学部宣传的网络平台需要进一步畅通与拓宽。二、办学思路(一)指导思想:以《特色强校、稳健发展》的学校三年规划为依据,以学校办学思路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严格落实“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走内涵发展之路,打造初中部品牌,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促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二)办学理念:发展理念: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德育理念:回归基础、回归生活、回归实践、回归主体。教学理念:和谐、高效、自主、开放。评价理念:公平、透明、捆绑内涵:用高效课堂,绽放生命光彩。用爱心责任,塑造健康人格。用科学管理,成就完美人生。(三)目标体系1.总体目标:力争通过三年,围绕“质量和特色”打造品牌,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培养出独具击南杂木特色的中学生,赢得家长,赢得社会。2.积极储备、制定教师培养名师计划,加快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步伐,将名师阵容扩大到教师数的三分之一以上。3.深化“高效课堂”改革,彻底实现常态化。在深入落实课堂改革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使学生在中考中取得优于同等学校的成绩,提高家长满意度。4.以“高效课堂下、合作探究”研究为突破口,加大课堂改革力度,及时总结经验,力争三年内走出适合我校课程改革的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5.围绕“制度建设”,持之以恒地规范全体教职员工职业行为,确保“两个规范”的落实,三年内确保所以规章制度健全和完善。6.流程管理进一步向规范化、精细化迈进;以班主任为核心,全面提升班级管理水平,打造特色鲜明的品牌班级;7.课程建设初具规模,部分学科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进一步开发与研究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全面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知识基础上,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延伸,向技能和实践发展。8.融合新教育实验理念,营造书香校园,制定初中生三年读书规划,确保每位学生三年内达到阅读60本经典名著的阅读量;积极开展班级读书会、读书论坛等读书交流活动,营造良好读书氛围;启动师生共写随笔行动,制定教师读写规划,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力争三年,通过书香校园活动,使师生读书成为习惯。9.深入研究以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的新德育工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健全人格,享受幸福人生,让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部德育特色。10.用“公开、透明、捆绑”的评价体系,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由“制度管理”逐步向“文化管理”过渡。11.走内涵发展之路,全面策划招生宣传,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部的知名度、信誉度、美誉度,扩大对外影响力。三、具体规划与措施(一)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打造思想理念最新、专业水平领先的教师队伍。1.积极选聘、储备优秀青年教师,制度详细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