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教学设计.doc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教学设计.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品味揣摩文章优美的语言及内涵;2.把握学习引用名言、典故的论证方法及其论证思路;3.辨证认识庄子的精神境界;教学重难点:1.品味揣摩文章优美的语言及内涵;2.辨证认识庄子的精神境界;3.在质疑思辩中提高读解哲学论文的综合能力;教学建议:1.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主动获取知识,采用“自渎交流——研读深化——比较鉴赏“的教法;2.持整体意识和精读态度,品语言、领主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一.预习1.积累字音福祉(zhi)甫定(fu)朝暾(tun)夕月槁(gao)项黄馘(xu)濮水(pu)杠杆(gan)持竿(gan)聚讼(song)辘辘饥肠(lu)衣着(zhuo)曳尾(ye)悚然(song)清风夜唳(li)累赘(zhui)妩媚(wu)清波粼粼(lin)2.解释词义目不暇接:朝暾夕月:落崖惊风:芸芸众生:幻化无方:意出尘外: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仰之弥高钻之弥坚:3.关于庄子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追求天人合一、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主张一切顺其自然、清净无为。《庄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是道家经典之一。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4.关于作者鲍鹏山,男,1963年3月1日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民革成员。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就读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申请支边,至青海教育学院(即今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现为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潜心研究先秦诸子数十年,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研究,出版《寂寞圣哲》、《论语新读》、《天纵圣贤》、《彀中英雄》、《绝地生灵》、《先秦诸子十二讲》、《说孔子》、《中国文学史品读》等十余部著作。5.课前思考(练习一、练习二)二.导入余秋雨评价屈原和司马迁为中国文人精神品德的高峰,他们身处逆境,无路可走的时候,一个以死明志,一个以生践志。那么,如果有一天我们也陷入迷茫,身处逆境,甚至无路可走,或许庄子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庄子。三.庄子故事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sì)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①释义使:境内:累:顾:笥:曳:②庄子以乌龟的选择为喻,说明他鄙弃什么?追求的是什么?——鄙弃富贵权势,追求独立人格、自由精神。四.庄子的清洁的精神1.什么是清洁精神?洁身自好,拒绝诱惑,决不同流合污。2.庄子所处的时代特点污浊、黑暗3.庄子为什么选择出世?①清洁的精神②污浊的时代五.庄子的哲学困境1.庄子以什么方式与污浊的时代对抗?是像屈原那样投江自尽,还是像孔子那样投身浊流,知其不可而为之,又或是同流合污?冷眼看穿2.庄子精神的实质——哲学困境胡文英对庄子的评价眼冷,心肠极热(对污浊的世道冷眼看穿,而对天下苍生却未能忘情,陷入“哲学困境”)3.作者是怎样评价庄子的做法的?(请划出相关语句,再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①“庄周们一定能掂出各级官僚们“威福”的分量,而大小官僚们永远不可能理解庄周们的“闲福”对真正人生的意义。”②“他那么不经意地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他把这看成了无聊的打扰”③“这是由超凡脱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④“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4.月亮喻示什么?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月亮”喻纯洁的心灵,喻一种独立的文化精神。正是因为有庄子等人具有超凡绝俗的清洁精神,坚守独立文化品格,决不屈从权势,这种文化精神才没有彻底失落。5.“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是作者对庄子这种无法超越的审美境界的高度赞美。6.作者对庄子是什么态度?作者看出了庄子“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完全理解庄子“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对庄子独立的人格,清洁的精神,更是推崇备至,充满敬仰爱戴之情。7.找出原句“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三个短语的顺序能否变动?为什么?不能变动。这种心理变化反映了读庄的规律,是作者的心声,也是对读者的启示。六.读庄的独特感受作品的意象作品的意蕴聪明才智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