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儒家如粮店,道家如药店,佛家如百货店。——南怀瑾八小时之内孔子,八小时之外庄子!——于丹庄子就像禅宗,是不能说的,一说便错。——易中天思考一:面对《庄子》,我们教什么?一、《课程标准》的要求(选修课程文化论著研读)(1)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修养。(2)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3)学习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4)学习对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和中外文化现象作出分析和解释。二、《教材概述》要求2.庄子感叹世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庄子人间世),认为生命被按照世俗的价值标准来“使用”只是人生的歧途。一方面人应当谨慎自处,超越生命被赋予的工具性价值,来保全涵养和发展生命,另一方面,人又不能把别人当做自己的工具,对他人不应该单方面占有、利用和榨取,相互间应该达成亲密无间、双向往来、彼此信赖、开放自在的和谐。庄子这种思想凸现了生命自身的价值和尊严。3.庄子安时处顺的思想,蕴含着灵魂在现实压迫下的挣扎;其以无用为大用的思想,则回应着把生命当作工具的价值观对生命尊严价值的戕害。三、《庄子》选读单元教学总目标2.具体篇目教学目标东海之大乐3.《庄子》教师用书建议精讲篇目4.《庄子》选文出处介绍5.所选文段归属6.《庄子》篇目解读(1)在《语文(必修五)》第二单元学习了《逍遥游》(略读课文),课程目标要求是把学习的重点放在艺术特点方面,如想像、对比手法的运用,寓言的特点,浪漫主义色彩及汪洋恣肆的风格。对庄子的思想,学生对庄子思想有初步的了解即可。(2)在《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第四单元学习了《庖丁解牛》,其中“探究讨论”第四题所谓“养生之道”指什么?除养生之外,庖丁解牛之道还能给人以哪些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启示?鹏之徙于南冥8.必修、选修选文内容之间的关联9.《内篇》三则选文内容阐释《尊生》(《内篇人间世》如何处人间,心斋坐驰,达到万物之化)的第二则“匠石之齐”,体现了庄子思想中的尊生观念,它体现在两个具体方面:一是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二是要珍惜他人的生命。“曲辕栎树”为了保全生命,不懈的追求无所可用的境界,并把这种无用视为真正的大用;而匠石以有用没有评价栎树,满足自己的工具价值标准,显然是把别人当做工具,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在此文中,体现了庄子尊生哲学的深刻内涵,大大张扬了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体现了对人的大关怀。《恶乎往而不可》(《内篇大宗师》做世人道德上的最高宗师)第一则的主旨是,庄子力图以他特有的逆向思维和观念,为世人解脱生命的负累。在庄子看来,为生老病死而乐而哀而戚戚不安的人,是被头下地上的倒悬着,解除要靠自己,就是自我解脱,以不解决解决之,以无为对应之,做到安时处顺。他的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思想,是一种在现实重压下的难得超越,他启发人从精神方面增加生命的强度和韧性,蕴含着对社会人生的大同情和大关怀。7.应指导学生阅读论著,调查和梳理材料,增强文化意识,学习探究文化问题的方法,提高认识和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吸收优秀文化的营养,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阅读文化论著,重在领会精神,抓住重点,不必面面俱到。对著作中的疑难问题,应引导学生自行钻研、相互探究,必要时老师可作适当的讲解。引导专题探究,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所追求的探究结果应该切合实际,不要盲目拔高目标。二、《庄子》选读教学建议三、必修课和选修课编排体例的比较四、教学方法举隅4.一个专题必须有四点:专业点、切入点、集结点和提升点。(1)所谓专业点就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专题学习时,必须选择文本内的内容,可能是语言魅力的,也可能是思想内容的,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研读时的“泛语文”现象。诸如我们指导学生研读《无端崖之辞》中的“引导学生体会《庄子》艺术表达形式的奇妙之处”,就要紧紧围绕文本,结合具体内容进行,不能脱离文本选专题,也不能脱离内容去探究。套用《红楼梦》中的一句话“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文本可供选择的话题很多,但符合学生实际的并不多,需要老师的指导。在具体操作中对一个话题,学习小组一起去做,效果更好。(2)所谓切入点就是指进行探究时切入的角度,对于中学生来说,专题的切入点一定要小,要低,只有这样才能做有效的探究。如有些学生选择《谈庄子》,显然大而不当,虽然也是针对本单元内容的专业主题,但切入点太高,中学生一定无法把握,况且文本提供的资料也无法满足探究的需要。如果选择“理解庄子‘安时而处顺’的思想”,切入点就比较小,便于把握并进一步的研究。(3)所谓集结点,就是指在一定话题下对文本材料的重组,只有重组才能有选择的深入学习,在现阶段片面追求让学生把庄子读懂读透,显然是不可能的,只能将庄子博大精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