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设计1.doc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设计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题:第十六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型:新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法: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明朝的政治经济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的史实不太熟悉,对欧洲航海家的航行更是一知半解,所以教师要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实际去创设情景,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比较法等,充分调动学生兴趣,让他们在培养能力的同时获得心灵体验。在本课的学法指导上我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参与合作探究中认识郑和的远洋是世界的壮举,戚继光扫除倭患的英勇斗争精神,感悟郑和和戚继光的伟大人格魅力并发扬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郑和下西洋。掌握戚继光抗倭。掌握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戚继光抗倭背景、功绩和取胜原因的学习和分析,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郑和的盛况所体现的我国古代造船业、航海技术在世界的先进地位,以及郑和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这些史实,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2、学习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3、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两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重点:重点是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戚继光抗倭的事迹。通过材料、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通过分析、归纳、比较的方法,由浅入深掌握重点。难点:郑和能成功地实现远航西洋的条件。通过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情景假设,展开合理的想象,学生讨论得出结论,突破难点。【教学过程】(一)欣赏视频,激趣导入:由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打击海盗的活动引出60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英勇壮举,看郑和下西洋的视频:HYPERLINK"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8zYmlHWb0c/"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8zYmlHWb0c/这支队伍经历了哪些暴风骤雨?又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完成了这次不可思议的航行?进入本课的学习—中外的交往和冲突。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切实感受当年的惊心动魄的场景,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二)新知探究一、【交往篇】——郑和下西洋自主学习,快乐收获:(1)目的(2)时间(3)次数(4)出发地(5)到达地区(6)意义小组展示:交流各组的学习成果释疑解惑:针对学生自学展示中出现的有争议的问题,教师汇总后进行点拨。在第一框题中重点通过多媒体展示郑和下西洋路线图,熟悉哪里是西洋,让学生明确明朝的西洋跟现在的西洋所指范围的变化。合作探究:材料一郑和下西洋和欧洲航海家航海情况对比表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到达美洲达·伽马到达印度比较结果时间1405—1433年1492—1504年1497—1498年次数7次4次1次人数27000多人1000—1500人160人船数大船63艘(连小船共200多艘)17艘4艘船只大小长44丈(151.8米)宽18丈(61.6米)长24.5米宽6米100吨50吨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洲印度材料二:郑和下西洋期间,将中国的七大类22种产品输入亚非各国,换回各国的货物11大类191种,无怪乎史书形容郑和船队所载货物“堆积如山”。材料三:郑和下西洋后,许多国家的国王回访中国,苏禄国王率领300多人访问中国,归国途中在中国病逝,即安葬于中国。通过以上三则材料你认为如何评价郑和下西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实现远航?点拨提升,以教导学:本环节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群策群力,各小组交流彼此观点,最后教师总结归纳并延伸知识。让学生阅读三段材料,材料一通过中外史的对比学习不难得出郑和下西洋是壮举,材料二和三的解读学生也能分析出郑和远航促进了经济往来和发展了友好关系,三则材料培养了学生分析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教师适时引导激发情感得出:郑和是航海的先驱,贸易的伙伴,友谊的使者,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对郑和远航的负面影响稍加阐述,突出世界意义,即远航中传递的那种和平交往、睦邻友好的外交理念,这也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和谐相处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突破难点。探究郑和远航的原因,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自主发展,差异发展,当学生回答有困难的时候教师可提示从物质、技术以及自身因素等方面来解答。通过这一问突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重要和郑和的伟大人格魅力。直观史料的使用,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