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范畴理论的演变与发展及其启示(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77 大小:4.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原型范畴理论的演变与发展及其启示(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原型范畴理论的演变与发展及其启示(完整版)实用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原型范畴理论的演变与发展及其启示(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第25卷第4期孝感学院学报VOL.25NO.42005年7月JOURNALOFXIAOGANUNIVERSITYJUL.2005原型范畴理论的演变与发展及其启示彭媛(孝感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孝感432000摘要: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最重要的范畴理论之一,它兼容了经典范畴和家族相似范畴观的优点,并且它所体现的原型效应为基本层次范畴和多义范畴研究提供理据。文章在介绍原型范畴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对比原型范畴理论和经典范畴理论的异同,深入分析了原型范畴的特征,进而结合实际教学,论述了原型范畴理论在词汇教学中的指导意义。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词汇教学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Ο2544(200504Ο0090Ο04一、范畴和范畴化人们对外部实体的认知过程要经过一个输入信息范畴化的过程是归类命名,认知的角度看,,的,,进而形成概念的过程和能力。范畴化的过程包括识别或区分、概括和抽象三个形式。在识别或区分过程中,人们对属于不同类别的刺激进行区分;在概括过程中,人们将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归为一类;在抽象的过程中,人们将某个范畴中的物体所具有的共同属性提取出来。范畴化被看作是人类心里标记的集合,它存在于心智之中受直觉和感知的影响,并可以根据认知的目标和需要进行调节。在范畴化的过程中,熟悉度和心里图式会起作用,典型成员具有认知上的显著性,最易被储存和提取,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它们也最接近人们的期待或预料,从典型成员到非典型成员,显著度等级依次递减。“范畴化能力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能力之一,是判断一个特定的事物是或不是某一具体范畴事例。”[1]“没有范畴化能力,我们根本不可能在外界。”[2]人类的,,。范畴,而且。Reed指出:“构建知识的途径之一是建立范畴。范畴是由那些在我们看来多少是互相联系,并因此被我们归成一类的事物或事件组成。”[3]概念系统是根据范畴组织起来的,范畴指事物在认知中的归类,概念指在范畴基础上形成的意义范围,是推理的基础。因此范畴化是范畴和概念形成的基础,范畴和概念是范畴化的结果。二、原型范畴理论的形成对于范畴的研究经历了从经典范畴理论到原型范畴理论的发展过程。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对哲学范畴进行系统阐述的学者。《范畴篇》是亚里士多德最为系统的范畴理论探索,被视为亚里士多德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和开端。在该书中,亚里士多德对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进行形而上学的区分。他认为概念的类来源于客观世界里既定的范畴,与进行范畴化的主体无关;而范畴的归属是由概念的本质属性决定的。经典理论包含以下基本假设[4]:1范畴是由一组收稿日期:2005Ο04Ο11作者简介:彭媛(1980Ο,女,湖北应城人,孝感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9—充分特征和必要特征合取定义的。2范畴特征是二元的。3范畴有明确的界限。4一个范畴里所有成员地位相等。Lakoff曾形象地将经典范畴理论的实质概括为“容器”隐喻[2],即范畴像一个容器,具备定义性特征的个体就在里边,不具备的就在外边。他认为经典范畴理论并非实证研究结果,而是一种基于先验猜测的哲学观。这样定义出来的范畴自然是绝对的,离散的。20世纪50年代,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通过对“游戏”这个例子的研究论证了范畴边界的模糊性,中心与边缘的区别以及隶属度的差异,并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理论:一个范畴的所有成员都连接在一个集合上,由一个复杂的相互交叉的相似网络束缚在一起,这里的相似性有时是一种总体上的相似性,有时是一种细节上的相似性。维特根斯坦说:“我认为没有任何词语比家族相似性更能表达这种相似了,因为家族成员在身材、相貌、眼睛的颜色、步态、性格等方面的相似性也是以同样的方式互相交错重叠的。”[5]他还通过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例如:下棋、玩纸牌、打球、奥运会等都被叫做“游戏”,指称的活动有些具有竞争性,,有娱乐的因素,。同时他认为语言言游戏组成的整体,而语言游戏又是由语言和语言交织于其中的行动所组成的整体。维特根斯坦以游戏来隐喻语言的特征,把游戏作为其语言分析的起点的思想有深刻的哲学背景和文化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Rosch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范畴化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原型”,把具有家族相似性的这些自然范畴称为原型范畴,从而建立现代范畴理论,即原型范畴理论。认知语言学家对原型主要有如下解释:一指范畴内的最佳成员或典型代表。Rosch认为原型是与同一概念的成员有更多共同特征的实例,这个典型代表对于识别范畴起重要作用。二指范畴核心的图式化的心理表征或说是一种认知参照点。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