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免疫作用-抗衰老作用双歧杆菌、乳杆菌及肠球菌等产生过氧化物歧化酶,消除自由基毒性,抗氧化损伤,抗衰老-抗肿瘤作用降解致癌物质激活巨噬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第二节微生态平衡与失调1.宿主因素正常微生物群随着人体不同发育阶段及生理功能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在外界环境因素作用下,宿主病理状态对正常微生物群也产生明显影响。2.正常微生物群(1)定位:生态环境原籍菌多半对人体有益,外籍菌可能造成感染。(2)定性:正常微生物群的种类(相对稳定)(3)定量:某生态环境中正常菌群的总菌数和各菌群的活菌数。优势菌常常是决定微生态平衡的关键因素。1.长期滥用抗生素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后,抑制了敏感菌,耐药菌大量繁殖,可能会致二重感染(重叠感染),系菌群失调症。2.正常菌群寄居部位改变进入正常无菌部位可引起疾病。3.免疫机能的降低免疫抑制剂、激素、细胞毒药物的使用及射线照射等可致微生态失调。菌群失调:是正常菌群各种细菌之间的比例失调现象。菌群失调症:菌群失调达到一定程度,出现临床表现。菌群失调是量的改变,细菌定量出现明显改变,但无临床表现;菌群失调症是质的改变,不仅细菌定量出现明显改变,而且有临床表现。1.保护好宏观生态环境2.保护好微生态环境(1)消除引起或保持微生态失调的病理状态(2)消除或缓解异常的解剖结构3.增强机体免疫力4.合理应用抗生素5.应用微生态调节剂(益生菌、益生元)第三节机会性感染1.来源:人体皮肤和黏膜寄居的正常菌群。可以是常住菌或暂住菌2.种类:主要为细菌—常见的G-杆菌有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无芽胞厌氧菌—常见的G+菌有葡萄球菌。—真菌中以白假丝酵母菌为最常见,其次为新生隐球菌。1.毒力弱或无明显毒力2.常为耐药菌或多重耐药菌3.新的机会性致病菌不断出现如假膜性结肠炎厌氧芽胞菌艰难梭菌所致第四节医院内感染塞麦尔维斯(IgnatzPhilippSemmelweis)一、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包括医院内各种人群所获得的感染。对象——一切在医院内活动的人群(主要为住院病人)地点——感染发生必须在医院内时间——病人在住院期间或出院后不久发生的感染,及与前次住院有关的感染。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具备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三个基本条件。二、医院感染的分类(一)按微生物来源分类内源性医院感染(自身医院感染或自身感染)患者在医院内由于某种原因使自身寄居的正常菌群转变成机会性致病菌大量繁殖而导致的感染。(二)按感染部位分类根据感染部位的特点可分为12大类。主要为机会致病性微生物。亦可由致病性或非致病性微生物引起外源性感染的爆发流行医院感染的微生物主要为细菌、其次是病毒和真菌。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微生物四、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五、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与传染病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