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本信息课题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学设计作者及工作单位包玉飞奈曼旗章古台学区中小心校教材分析1、本课教学围绕宋元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和书法成就展开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2、科技文化史是历史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对传承中华文明,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情分析1、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喜欢有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有良好的学习氛围。2、学生具有查找、整理资料的兴趣,有一定的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3、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宋元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和书法成就。2、2、能力:欣赏不同风格的作品,培养审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逐步形成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略文人风采,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激发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与元曲”。难点: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复习:宋元时期我国科技成就有哪些?2、导入:本节课我们学习宋元文化哪些方面的成就?1、(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2、(结合课前知识梳理说一说宋元文化的辉煌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1、使知识有整体性2、检测自学效果学习新课二、文学成就——宋词元曲1、宋代杰出的词人有哪几位?他们的代表作及风格特点是什么?2、元曲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学形式?元代最优秀的剧作家及代表作?3、关汉卿在《窦娥冤》中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结合梳理的知识点及以前所学知识进行对比,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表格)2、(活动)《史记》和《资治通鉴》记载重合的时期有哪些?A黄帝到汉武帝B战国到五代C战国到汉武帝D汉武帝到宋神宗3、(活动)你能从历史上找到一两件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事吗?(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并回答问题)1、检测自学效果2、增强分析和归纳能力提高表达能力3、思想情感教育三、艺术成就——绘画书法1、两宋的绘画特点。2、北宋风俗画的代表作及其作者?3、元代著名的画家是谁?人们怎样称颂他的作品4、“宋四家”指的是哪四个书法家?5、元代著名的书法家是谁?1、活动:使用多媒体赏析词人佳作。积极参与活动2、(活动)对比分析辛弃疾、李清照、苏轼三人在词的风格上的异同及原因。(提示从三人生活的时代、经历、来理解三人词的风格与特点。)3、讲述《窦娥冤》故事梗概小组合作、积极思考、大胆发言1、渲染课文内容进行,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力3、对作品的欣赏层次(即感性认识),进行深化,引导学生体会文化的社会性。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小结检测利用表格完成表格内容培养归纳能力。2、巩固知识当堂反馈检测学生对的知识的理解情况板书设计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一、史学成就———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二、文学成就——宋词元曲三、艺术成就——绘画书法(1、赏析多媒体展示的《清明上河图》及图片、拓片、积极答问。2、展示才艺)1、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2、学生才艺展示,体现其主体地位,快乐学习。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1.你对自己的历史学习现状是否满意?()A.很满意B.比较满意C.不满意2、你课前预习的情况如何?()A.全都认真预习B.有时间就预习C.基本不预习3、你预习的方式是()A.看一看课本、了解一下教材纲目B.借助教材重新推导有关的知识C.力求弄懂新的知识4、你在预习时是否查阅有关资料()A.经常找资料做进一步了解B.偶尔找一点资料C.没时间找资料5、你上课的思维状况怎样?()A.紧紧跟着老师走B.带着疑难有针对性C.自己的思考走在老师前面.6、你在小组互助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情况是什么?()A.积极投入B.偶尔参加C.没兴趣参加教学反思教一、学中较成功的地方1、体现了“三段──四步”自主学习、当堂反馈历史课堂改革教学模式。在课前预习(知识梳理)——合作探究——教师指导——当堂反馈几个环节方面做到条理清晰。教学教学目标明确,宋元文化的学习通过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得以实现,设计便于操作、可行。设计中,细致地分析了学生的学习状态,预测了教学中存在的难点,提供了突破难点的方法,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实际和需要。3、能够依据初中生活泼好动、酷爱新奇的心理特点及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的认知习惯,应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通过大量的图片、拓片、有关《清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