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护理诊断与思维讲义学习重点与难点一、护理诊断概述导读一、护理诊断的发展史1.护理诊断(又称护理问题)的概念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的克·马纳斯提出.2.1953年弗吉尼亚·福莱就认为在护理计划中应包括护理诊断这一步骤,但未引起充分注意.3.1973年,美国护士协会(ANA)正式将护理诊断纳入护理程序,授权在护理实践中使用。4.同年在美国召开了首届全国护理诊断分类会议,成立了全国护理诊断分类小组。5.1982年召开的第5次会议因有加拿大代表参加,因此更名为北美护理诊断协会(NANDA)近20年来,护理诊断发展十分迅速,NANDA每一次会议都有新的护理诊断诞生,2000年已经增加到155个。目前我国使用的是NANDA认可的护理诊断。导读一、护理诊断的发展史(我国)1.引进及认识:80年代初,护理诊断随责任制护理制度引进中国;1984年,中华护理学会秘书长李学增概括编译“护理诊断”,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护理诊断。1986年、1987年,我国召开了两次全国责任制护理会议,护理诊断的概念得到来自全国各省市护理工作者的认可。2.应用普及:1994年卫生部颁发《全国中等卫生学校十二个专业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要求三年制中专护理第三轮规划教材按“护理程序”编写,护理诊断正式登上护校讲台。1996年,卫生部医政司护理处巩玉秀处长在“全国整体护理研讨会”上强调,要积极稳妥地开展整体护理,从此护理诊断被临床广泛应用。导读一、护理诊断的发展史(我国)3.停滞彷徨:2002年国家颁布《医疗事故鉴定规章及相关法规》,其中明文规定:护理记录可以被患者复制。由于整体护理病历中护理诊断难以掌握而不确切、容易引起法律纠纷等原因而被取消,某些医院护理记录基本恢复到传统的交接班记录。是否有必要继续应用护理诊断,引起较大的争议。另外,自上世纪末循证护理传入我国以来,因其讲究在护理实践中遵循科学的依据与原则采取行动,有利于护理向科学化发展而被推行。在对循证护理缺乏了解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认为循证护理是一种新的模式,将取代整体护理。一、护理诊断的概述一、护理诊断的概述思考(一)思考(二)一、护理诊断的概述一、护理诊断的概述一、护理诊断的概述一、护理诊断的概述一、护理诊断的概述一、护理诊断的概述一、护理诊断的概述一、护理诊断的概述一、护理诊断的概述一、护理诊断的概述一、护理诊断的概述一、护理诊断的概述一、护理诊断的概述一、护理诊断的概述一、护理诊断的概述一、护理诊断的概述29一、护理诊断的概述一、护理诊断的概述一、护理诊断的概述一、护理诊断的概述一、护理诊断的概述护理诊断常用的修饰用语(一)护理诊断常用的修饰用语(二)护理诊断常用的修饰用语(三)病人在某方面是否存在可能性的问题?一、护理诊断的概述一、护理诊断的概述一、护理诊断的概述一、护理诊断的概述病人在某方面存在可能性的问题,护士能否独立制定措施以达到一个目的医疗诊断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冠心病胸痛:与心潜在并发症:肌缺氧有关心律失常说明一、护理诊断的概述一、护理诊断的概述一、护理诊断的概述一、护理诊断的概述临床护理诊断常见错误及原因分析临床护理诊断常见错误及原因分析临床护理诊断常见错误及原因分析临床护理诊断常见错误及原因分析临床护理诊断常见错误及原因分析临床护理诊断常见错误及原因分析临床护理诊断常见错误及原因分析二、护理诊断的步骤护理诊断的步骤护理诊断的步骤护理诊断的步骤护理诊断的步骤护理诊断的步骤护理诊断的步骤护理诊断的步骤护理诊断的步骤护理诊断的步骤护理诊断护理诊断三、诊断性思维方法诊断性思维方法95临床护理思维临床护理思维的基础护理模式对临床思维的影响价值观对思维的影响文化对思维的影响诊断性思维方法为什么要注重评判性思维103一、评判性思维的概念评判性思维的概念评判性思维的概念二、评判性思维的组成(一)评判性思维核心技能(二)评判性思维的精神气质三、评判性思维的意义克服惯性思维做好有效沟通评判性思维的应用一、评判性思维在护理程序中的应用一、评判性思维在护理程序中的应用一、评判性思维在护理程序中的应用一、评判性思维在护理程序中的应用一、评判性思维在护理程序中的应用(一)反思护理管理(以安全管理为例)安全与效率,谁优先?系统与个人,谁之过?报告与隐瞒,当如何?苛责文化与缺陷分享文化我们的护理文化是苛责文化,要建立缺陷分享文化必须转变护理管理理念。三、评判性思维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转变护理管理理念(事例)四、评判性思维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四、评判性思维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四、评判性思维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四、评判性思维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四、评判性思维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四、评判性思维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四、评判性思维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四、评判性思维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四、评判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