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凸现个性的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策略李建成现代教育倡导解放被禁锢的心智,舒展被束缚的个性。广大语文教师为此在课堂教学中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一些成果已见诸报刊。近来,笔者就课外如何“因人设题”凸现个性进行了探究,在此谈些设计策略,以求教于行家。一、布置差异练习,引导自觉形成个性一个班中,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差异很大。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应因人而异,引导学生取长补短,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1、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兴趣对学习活动有吸引、定向和动力作用。因此在设计语文课外作业时,应从不同角度出题,尽量考虑学生的兴趣。如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后,为了巩固对诗的理解,设计这样的练习:擅长绘画的人,请根据诗的意境画一幅图;擅长习作的人,请把诗改写成文,或者根据“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展开想像写一段话,并用上这一句诗;擅长音乐的人,请根据诗所表达的情感编写乐曲;擅长记忆的人,请记一记词句意思。无论是绘画、改写、造段、编曲,还是记忆,都要在理解基础上进行,同时也在“活动”中理解。学生这样记下的决不是冷冰冰的答案,习得的也决不只是一首诗,是对诗意的再理解、再探究、再挖掘,是对诗中描写情境的再展现、再欣赏、再想像,是对诗人情感的再把握、再体验、再创造,是对自己学习兴趣的再激发、再培育、再发展,同时也从整体上对诗意、诗情、诗境进行全面的再认识、再领会、再发掘,可以说“一箭多雕”。2、根据学生能力设计。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新知识,形成新能力。如果学生具备了这个能力,再让他们训练,既耽误学习时间,又影响学习情绪;如果学生还未具备这个能力,让他们去做,既力不从心,又会失去信心。因此,设计时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分层要求。如学习《春联》后,要求学习能力差一点学生搜集几副春联;要求能力较强的学生分类搜集几副春联;要求能力强的学生编写几副春联。这样的作业下能“保底”,上不“封顶”,不同能力的学生在各自的学习过程中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3、根据学生的性格设计。人的性格差异很大,有积极的,有不良的。课外作业可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设计:如对十分自信的人,设计难度大一点的题目,让其经受挫折教育,防止产生骄傲的情绪;对缺乏自信的人,设计难度小一点的练习,让其体验成功教育,消除信心不足的缺点。对细心的人,设计培养创造力的题目,让其稳中求创新;对粗心的人,设计培养观察力的练习,让其浮中求细致。另外,课外作业也可抓住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剖析:如教学《三顾茅庐》后,请学生扩展阅读《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有关章节,选择一个最敬佩的,或最喜欢的,或最讨厌的人物进行研究,谈谈你对这一人物的看法?不同性格的学生会对同一个人物有不同的看法:《心胸宽广的刘备》、《忍辱负重的刘备》、《刚正不阿的关羽》、《心胸狭窄的关羽》、《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不讲礼貌的诸葛亮》等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物个性在学生口中凸现出来。从他们评价中,既可以窥见其性格特点,又能促进形成个性,也能在交流中重塑个性。二、设计弹性练习,指导自主发展个性每个学生的语文水平有差异,就某篇课文而言,知识掌握的情况也不相同。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作业,指导他们自己选择,促进他们自主发展个性。1、数量由学生自定。语文作业重复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因此作业重复次数应根据学生自己已掌握的知识水平确定。抄写字词,以会写为标准,会写的可以不抄,不会写的写会了就行;阅读课文,以读懂为目标,读懂的可以不读,不懂的读懂了即可。同一个题目,也应该允许数量有差异。学完诗词《长征》,要求学生搜集描写长征的优秀诗文读一读,喜欢的背一背。这样的作业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读多少,背几篇,但学生最大限度地查找了资料,阅读了近三十篇关于长征的诗文。他们多途径、多侧面了解了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丰富了对长征这一伟大壮举的认识,体悟到毛泽东笔下《长征》的磅礴气势,提高了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增加了文化底蕴,同时,搜集、整理、吸收信息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2、时空由学生自选。学习不是个人头脑中的事情,经常是“相互学习的共同体”的实践活动。个人完成“即时作业”一般只会把头脑中的原贮存知识调动出来,至多只能促进融会贯通,很难增加。而练习要想使知识增值,必须通过活动将新接纳的知识和原有的知识进行碰撞,才能创新。因此,语文应设计一些活动性的“长时作业”,给学生比较宽松的时间,让他们围绕某个主题开展调研活动,然后再通过适当的方式把其成果表达出来,促进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获得新体验,发展新能力,创造新知识。教学《大江保卫战》后,因学生没有亲身体验,他们对这场灾难印象模糊。我们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请你们近期从网上查找资料,或去图书馆查阅书刊,或去电视台查看录像,或去有关场所访问,了解当时家乡的水灾情况,写一篇关于家乡人抗洪救灾的报道。由于给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