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势能》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重力势能》教学设计.doc

《重力势能》教学设计.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②、《§7.4重力势能》第页共NUMPAGES6页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②、《§7.4重力势能》“重力势能”教学设计TeachingDesignofGravitationalPotentialEnergy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②、《§7.4重力势能》吉林省永吉县朝鲜族第一中学李胜利邮编132200电话15567363796信箱HYPERLINK"mailto:1152077931@qq.com"1152077931@qq.com李胜利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朝鲜族第一中学王艳荣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实验高中1教学设计思路:与旧教材相比,“重力势能”一节分析了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的问题,分类剖析,比老教材更具有可信度,对于物体沿任意曲线运动的情况,又一次用到了极限的思想。根据重力做功特有的特点,引入重力势能的概念,对这一点学生会感觉比较困难,老教材回避了这一困难。新教材对这一认知是逐渐建立起来的,在“追求守恒量”一节的势能前在知识上油然而生。与旧教材不同的是,新教材没有生硬地给出“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而是借助事例在探究重力做功、探究弹簧的拉力做功和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过程中,不断渗透这一思想的。本节课的重点是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物体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难点是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和系统性。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本节课的教学,采用学生实际操作、推理和互动探究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的知识。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敢于探究、善于探究、并敢于承认自己的片面的观点,勇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树立合作的思想,并使学生树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2教学目标:2.1知识与技能⑴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进行计算。⑵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1,3,5⑶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2.2过程与方法⑴用所学功的概念推导重力做功与路径的关系,亲身感受知识的建立过程。⑵从能的转化角度和功能关系解释和分析物理现象作为能力训练点。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3教学重点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物体的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4教学难点重力势能的系统性和相对性。5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法、分析归纳法、讲练法。6教学资源:分组实验器材:铁球、塑料球(大小相同、质量不同)各一个、透明塑料杯、沙子,一把刻度尺;怪坡演示仪,弹性卡演示器,教学课件。7教学过程:7.1情景导入课前播放瀑布的动画及《自然之声》的乐曲,由此视听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对学生形成感官刺激,即创造了课堂学习的浓厚氛围,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7.2重力势能的概念:7.2.1探索实验⑴猜想与假设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影响重力做功大小的因素有那些,然后说出自己的猜想。生可能猜想:①重力②高度③质量……(好的同学可能说到高度差)。⑵设计实验现在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来亲自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⑶进行实验学生分组探究下面两个实验,教师巡视并进行随机指导:实验一:用铁球和塑料球从同一高度释放,观察两球落在沙子中的深度。实验二:用一个铁球从不同高度释放,观察铁球落在沙子中的深度。提示学生实验后将结果填入下面表格中:实验实验现象哪个小球的重力做功大理由等大的铁球和塑料球从同一高度下落同一个铁球或塑料球从不同高度下落⑷分析和论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最终的结论:重力做功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下落的高度都有关系,且物体的质量越大,下落的高度越大,重力做的功就越大。【分组实验探究活动即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加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致,也让教师尝到了师生合作的乐趣】ABh1h2mgggh图1AChθLh1h2mg图2Δh1Δh2Δh3Chh1h2mg图3A7.2.2理论研究刚才同学们做过的实验中,重力做的功的计算如图1中:WG=mgh=mg(h1-h2)=mgh1-mgh2(让学生思考后说出结果)⑵如图2当物体沿斜面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WG=mgLcosθ=mgh=mg(h1-h2)=mgh1-mgh2(让学生说出结果)⑶如图3当物体沿曲面由A运动到C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比较复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