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梳理优势病种诊疗方案评价中医临床疗效分析中医治疗的难点提出解决难点的思路和措施形成协作组共识方案协作组开展验证实施中临床路径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名称不得含有“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字样不得使用含有“疑难病”、“专治”、“专家”、“名医”“祖传”或者同类含义文字的名称以及其他宣传或者暗示诊疗效果的名称临床科室名称不得使用神经科、神经科(脑病科),消化科、消化科(脾胃病科)、风湿免疫科、泌尿科等。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妇科、儿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肿瘤科、骨伤科、肛肠科、针灸科、推拿科、急诊科肺病科、脾胃病科、脑病科、心血管病科、血液病科、肾病科、内分泌病科、风湿病科、老年病科、神志病科基本条件、人员队伍、服务技术、环境形象、常用方剂、设备配备人员结构:医师类别结构:中医药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达到70%以上;医师职称结构:高级的比例,三级医院占30%,二级医院占20%;医师学历(学位)结构:三级医院硕士以上学位应占30%以上;二级医院本科学历以上应占70%以上。学术带头人:能把握本专科建设要求、发展方向,指导本专科制定建设规划专业水平得到同行认可(在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任职)指导专科建设发挥中医特色、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确定学术继承人专科负责人:应有具备高级中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10年以上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经过西学中培训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科室学术渊源名老中医学术传承优势病种独到的见解优势病种理论创新中医特色疗法非药物中医治疗方法医院中药制剂中医新技术、新疗法、新设备中医药文化建设3个优势病种中医特色突出:中医特色疗法中医综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中医治疗优势明显某一阶段某一环节疾病顺位前列临床科研课题及成果疾病名称诊断标准辩证分型治疗方法疗效评价难点分析解决措施疾病名称中医(TCD)西医(ICD-10)眩晕(高血压病)符合“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的病名要求(25科室128种)疾病名称脑病科*1、中风病(脑梗死、脑出血)*2、头痛病(原发性头痛)*3、肝豆状核变性*4、脑积水*5、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TIA)*6、痴呆(血管性痴呆)△郁证(抑郁症)7、吞咽困难(假性延髓麻痹)疾病名称心血管科12、胸痹心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眩晕(原发性高血压)13、血浊(高脂血症)*14、心悸(心律失常)15、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16、病毒性心肌炎疾病名称肺病科*21、咳嗽病(咳嗽)*22、风温肺热病(肺炎)*23、哮病(支气管哮喘)24、肺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5、肺痿(肺间质纤维化)----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评审验收专家手册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西医诊断标准分期、分型辩证分型本科室特点:老专家经验科室实际应用地域特点符合临床实际:非照抄教科书治疗方法辩证施治,理法方药完整“七个纳入”:老专家经验中医特色疗法中医诊疗设备适宜技术中成药现代技术收费项目疗效评价中医临床疗效中医疗效优势点:主要症状体征理化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科学、客观难点分析影响中医临床疗效提高的瓶颈问题提出的难点符合临床实际难点针对性强通过中医方法有解决的可能性解决措施通过中医方法有解决的可能性符合临床实际解决后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本专科的治疗方法被诊疗方案或指南采纳理论创新:理法方药得到专家认同,在核心期刊发表或出版专著批准的医院制剂:提供药监部门批件新技术、新疗法、新设备:提供专利证书本专科中医特色疗法或创新点,并有明显临床效果:中医特色疗法是指有别于常用的、一般的中医治疗方法且有确切疗效中医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中医特色:优化诊疗方案实施临床路径定期评价中医临床疗效中医治疗比例总体不低于60%优势病种中医治疗比例门诊≥80%住院≥70%中医综合治疗室建设规模:床位数≥40张与建设期前相比有所增加服务能力:门诊量明显增加出院人数逐年增加人才培养:人员结构未达标—制定计划学术继承人培养中医继续教育西学中辐射作用:区域外住院患者比例达到30%以上接收进修对口支援适宜技术推广国家继续教育项目老专家经验继承:明确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开展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重点专科研究室科室文化建设:专科中医药文化宣传栏专科中医药治疗特色中医药疗效使用中医病名和中医术语设备配备:专科设备满足临床工作需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