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针灸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汇报我院针灸专科在前期“十五”、“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基础上,2011年成功获批国家卫生部重点专科,安徽省“十二五”重点专科。获批近三年以来,认真按照国家、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和项目申报书的建设方案积极组织实施,现将本专科建设项目的实施情况汇报如下:一、项目建设的组织和管理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建设项目工作。制定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针灸科建设实施方案。把重点专科建设列为综合目标管理的重要指标。医院指定科教科、医务科负责项目日常管理,指派专人负责项目资料登记、汇总。按要求参加国家中管局召开的工作会议,参加协作组的各项活动,按时、按要求完成卫生部布置的项目管理工作。定期召开重点专科发展专题会议,要求针灸专科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计划并对上一阶段工作进行总结。二、项目建设资金的配套和使用针灸临床重点专科立项以来,国家财政投入资金300万元用于专科建设。医院领导在经费上也加大支持力度,明确了在国家投入基础上予以1:2经费配套额度,总经费900万元,给予专科建设、发展有力的政策和资金保障。用于中医诊疗设备购置、人才培养、科研配套、经验总结等800余万元,占规定经费总额88.8%。专科在人才培养、改善专科基础设施、引进中医诊疗设备、提高中医药疗效、开展临床路径试点、总结名老中医经验等方面使用经费计1800余万元人民币。三、项目建设目标与内容的设计中风及其相关病症血管性痴呆、抑郁、眩晕的诊疗规范研究;通督调神针法治疗中风及其相关病症的优化方案研究;通督调神针法治疗中风及其相关病症的临床验证方案研究;通督调神针法治疗中风及其相关病症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研究;通督调神针法治疗中风及其相关病症的中医临床路径制定。膝痹病的诊疗方案规范化研究;辨证隔物灸、针刺配合手法调整膝关节肌力平衡疗法治疗膝痹病的优化方案研究;辨证隔物灸、针刺配合手法调整膝关节肌力平衡疗法治疗膝痹病的临床验证方案研究;辨证隔物灸、针刺配合手法调整膝关节肌力平衡疗法治疗膝痹病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研究;膝痹病的中医临床路径制定。(三)喘证四、项目建设的实施情况努力挖掘搜集传统中医疗法,推陈出新、在临床广泛使用各种针种针法、灸法,开展毫针、芒针、头针、体针、腹针、腕踝针、水针、三棱针、微针、药物熏洗、针刀、臭氧、射频、臭氧技术及拔针、骨减压针等中医特色疗法,在继承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头针点灸腕踝针(一)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二)设备购置(三)人才培养(三)人才培养(四)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国际交流与合作五、项目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一)临床科室在本建设周期中对优势病种定期进行疗效评价,对治疗结果进行客观分析;对诊疗方案不断改进优化,临床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开展中医难点分析,在不同时期,针对治疗中出现的难点问题组织攻关,提出解决方案,解决临床问题,突出中医特色优势。优势病种治愈好转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逐年有所升高;优势病种平均住院日,抗生素使用率得到控制,并有所下降;优势病种中医特色疗法、院内制剂,诊疗方案得到从分应用,临床路径管理逐步展开。确立防治中风、膝痹病、喘证等优势病种的针灸组方及其操作规范;建立了信息采集,建立中风、膝痹病、喘证患者资料库和定期回访机制;建立了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制定了优势病种临床护理规范;开展中医临床路径试点工作,参与临床路径的梳理工作,已完成中风129例、胃脘痛52例、膝痹病23例、面瘫201例。(二)护理护理人员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较建设以前明显优化。开展了“中医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开展专业照顾、协助诊疗、健康指导等项延伸服务。设立“试点病房”护士绩效考核和满意度问卷考核,病人对护理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开展护理岗位练兵活动,在全省中医护理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活动中获两项三等奖,2011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第二届全国中医护理先进集体》,2012年被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安徽省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集体》称号。(三)对口支援本专科对绩溪中医院、凤阳中医院、凤台中医院、望江中医院、石台中医院、五河中医院、双岗社区医院、海棠社区医院、亳州路社区等多家医院开展了对口帮扶,帮助中医特色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绩溪中医院等申报了二甲中医院评审,双岗社区被评为全国示范中医社区。六、存在问题和下一步计划(一)存在问题专科人才整合了全院资源,与其他专科有交叉。研究病种有交叉。经费管理模式较为粗放,在专科设施、设备的投入可能有重叠。缺少激励机制,专科骨干的积极性有待提高。(二)下一步工作安排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申报书目标,推进专科建设进度。根据国家中管局要求,积极开展针灸、康复与内服外敷中药为主的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