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解题法指导.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5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古诗鉴赏解题法指导.ppt

古诗鉴赏解题法指导.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目标【温故知新巩固提高】3.分析表现技巧型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了这种手法(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常用的表现手法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4.分析诗句型解题格式或步骤:诗句=诗句内涵+表达技巧+思想感情5.体会情感型解题格式或步骤:(1)简述诗歌内容或手法(2)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析诗歌意境型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7.分析语言特色型第一步: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第二步: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第三步: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8.分析关键词型第一步:写出关键词的含义。第二步: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第三步: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9.比较评价型这类题是先列举一首诗或几首诗再引用一段古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的评论,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解题格式或步骤:分析所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达。【经典题展归纳方法】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D(1)耐寒;拟人。(2)①《木芙蓉》:一种傲然独立、挑战困难而不受他人摆布的充满自信的人格形象。②《窗前木芙蓉》:一种经历辛苦孤独后能够坦然面对生活的坚强、淡定、安闲的人格形象。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09广州一模】鹧鸪天①陆游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②行穿竹,卷罢黄庭③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注】①写该词时陆游42岁,因遭投降派罗织罪名免官,被迫隐居。②玉瀣(xiè):美酒。③黄庭:即《黄庭经》,道家的经典著作。(1)你读出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2)这一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古诗鉴赏答案】(1)是一个表面旷达闲适、内心却充满抑郁不平的隐士(或:落寞英雄)形象。(2)抒情主人公隐居“苍烟落照”之间,丝毫不理“尘事”,终日与美酒、《黄庭经》相伴,以及“贪啸傲,任衰残”的所谓随处开颜的举止,貌似轻松洒脱,实际上是一种无奈;“老却英雄”四字更明显道出诗人心中因统治者徒使英雄垂暮、无所作为的满腔悲愤。[7分。其中“形象”3分,每一划线处1分;“分析形象”2分,“指出情感”2分,意思对即可。3.阅读下面一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09广州二模)望罗浮翁方纲只有濛濛意,人家与钓矶①。寺门钟乍起,樵客径犹非。四百②层泉落,三千丈翠飞。与谁参画理?半面③尽斜晖。【注】①钓矶:钓鱼台。②罗浮山有大小峰峦四百多座。这里用“四百”,是称峰峰有飞泉。③半面:山的西面。“四百层泉落,三千丈翠飞”被称作是描写瀑布的“神来之笔”,请就所运用的三种写作技巧进行赏析。【古诗鉴赏答案】诗句从远望的角度写罗浮山飞瀑,“四百层”、“三千丈”,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飞泉之多、之高;“翠飞”则是用比喻形容瀑布倾泻如翠玉飞溅,写出了瀑布的色彩之美。两句绘形绘色,多角度表现了罗浮瀑布的美丽与壮观。学习活动一学习活动二(答案)(1)此诗起句中用一“暗”字,就形象传神地描绘出黄梅时节,杭州城细雨纷飞暗淡凄迷的景象,渲染了一种低回迷茫的离别氛围,也给全诗蒙上一层依依惜别的感伤色彩(或:为全诗定下伤感的情调)。(2分)(2)诗人要与诗友一醉方休,表现了诗人异乡邂逅同乡诗友喜出望外的心情,以及刚见面又须分手的离情别绪(也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不得志的朋友的劝慰,以及彼此羁旅漂泊的感慨等等)。诗人想借酒表达感情,借酒化解悲愁,“须尽醉”率真豪爽,情感真挚热烈。(4分,意思对即可。)B、质疑争鸣,自圆周其说,彰显才华(答辩、讨论式)学习活动三课后作业答1:前两联写作者落寞潦倒的心情。首联“蟋蟀”,蟋蟀随秋而生,本来是很正常的事,但在情绪不佳的诗人听来,觉得十分聒耳,所以怪它“多事”;颔联,诗人转而怨自己,恼人的秋天来了,而自己计划要写的那些诗还不曾动笔,真是难为情啊;颈联,诗人进而埋怨自己不早归山林,他自甘淡泊,不慕富贵,和世人的那种热忠名利不同。至此,作者那种与众不同(或“不同流合污”),隐逸山林的思想情感较有层次地表现出来。(三个层次,每个层次1分)答2:拟人的手法。(1分)蟋蟀多事或岩壑嗔人带上的人的感情色彩,本来蟋蟀也好,岩壑也好,与秋天的到来,人的是否早还没有什么关系,但诗人借它们之口,来体现自己的内心感受,(1分,任选其中一例即可)为作品增添了幽默的色彩,稍稍冲淡了文中苦涩的况味。(表达效果,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