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教案精编.docx
上传人:一吃****天材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4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大道之行也教案精编.docx

大道之行也教案_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道之行也教案大道之行也教案(通用12篇)大道之行也教案篇1教学目标1、熟读背诵课文,掌握文章内容。2、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诵课文掌握文章内容教学难点掌握文章的内容意义,熟练背诵文章。课时安排一课时。流程设计一、谈话导入教师组织学生谈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相机引入。二、初步感知检查预习。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指正。教师范读。学生聆听,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加上拼音。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留心容易读错的地方,作上标记。学生齐读。一起读课文,准确明白节奏重音等。教师自渎。小声跟读,巩固读法。教师进行朗读指导:(1)大道之行也:用提示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就是“大道”的内涵。(2)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要有停顿变化,不能连的太紧。(3)不必为己:后停顿稍长,收一层意思。(4)故外户而不闭:后停顿稍长。(5)末句:一字一顿,字字分明,语气肯定。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读。主要形式有:1、男生齐读。2、女生齐读。3、左边齐读。4、右边齐读。5、同桌齐读。6、学生自渎。指名朗读课文,组织学生集体订正。三、深入探究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学。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注释,自主理解课文内容。互相说一说,听一听,指出其中的不足,记录共同存在的疑惑或有争议的地方。学生代表提出问题,教师相机组织解释疑惑或指正引导,形成共识。教师提出目标,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目标设计:1、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2、文中的纲领性句子是什么?3、“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大同”社会的社会局面怎么样?教师给学生5分钟的探究时间,学生自主开展。指名发言,教师相机讲解强调。教师补充古代儒家人的政治理想,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组织学生再读课文,加深理解领悟。四、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老子《道德经》片段,组织阅读,比较理解,加深认识。2、组织学生谈谈“大同”社会的理想是否能够实现。五、作业设计你认为孔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的地方?举例说明。大道之行也教案篇2一、预习检测:1、正字音选贤与能睦鳏恶矜(原读jīn,在文中读)幼有所长男有分二、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一些重要的词语。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过程与方法:1、重视诵读,提高朗读和背诵能力,力求读得好,诵得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三、自主学习,互助探究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2、学生大声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粗知文意。如有疑难,小组自行解答。3、重点掌握的词语:选贤与能:矜、寡、孤、独、有分:-废疾者:货恶其弃于地也: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兴:4、提问:“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5、提问: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6提问: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四、展示训练,评价推进1、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2、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3、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要求人人发言。然后选小组长为本组代言人,阐述本组看法,全班交流。五、拓展延伸,反思提升一个儒家的理想的社会,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你知道有哪些历史人物为此而呼吁过、奋斗过?六、达标测试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故人不独亲其亲(故:)废疾者(废疾:)女有归(归:)谋闭而不兴(兴:)盗窃乱贼而不作(作:)大同(同:)故外户而不闭(闭:)3、写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及其意义选贤与能: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4、《大道之行也》选自。这是家经典之一,是西汉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5、翻译句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6、你认为大同社会会实现吗?我们现在生活的社会是大同社会吗?大道之行也教案篇3【预习提示】自主阅读,背诵课文;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和有关“理想”的名言;完成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相关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大道之行也》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本单元的课文,大多讲述了博大的情怀、积极向上的情操,编者将它安排于此类文章中,使读者能够体会其中的不同之处。这篇文章描述了理想社会,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