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案.docx
上传人:一吃****春艳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5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愚公移山》教案.docx

《愚公移山》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愚公移山》教案《愚公移山》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愚公移山》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愚公移山》教案1教学内容:《愚公移山》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并且具有基本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具备了结合课文注解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因此本课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师重在指导,给予方法上的点拨。本文对学生树立良好的品质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无疑起到了较好的榜样的作用。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寓意。2、分析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理解愚公精神的深刻意义。3、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教学重难点:1、品味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形象。2、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做出不同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3、学习愚公身上的精神,理解文章深刻的寓意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播放歌曲《愚公移山》。这是一首同学们十分熟悉的歌曲,它述说了中国古代有名的《愚公移山》的故事,表达了后代人对愚公精神的崇敬。有人说,生活的道路只有两种,一种是大路,一种是小路,但是不论哪种路都不是一路平坦的,都会有荆棘、有坎坷,面对荆棘坎坷,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选自《列子》的课文《愚公移山》,看看古人是怎样对待困难的'。一、复习导入,精读课文ppt1、诵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我们接下来齐读课文并思考几个问题,看同学们是否真正读懂了课文。(1)课文写了哪些人?(有愚公、智叟、愚公妻、荷担者、遗男。)(2)愚公为什么要移山?太行、王屋二山的规模怎么样?(3)移山有什么困难?(4)结果怎样?二、讨论交流、升华提高(小组活动,全班交流)1、朗读第二。三段。(小组讨论)(1)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言行,其态度有什么不同?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céng)不能损魁(kuí)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献:提出,不反对,君:是尊称,曾(céng)不能损魁(kuí)父之丘,为愚公着想,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有顾虑(关切,担心)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笑:讥笑,残年:极端鄙视年纪大,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冷言嘲讽(嘲笑,讥讽)2、同样是面对移山这件事,为什么愚公和智叟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呢?可以看出他们有什么样的形象?(1)、愚公的形象: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2)、智叟的形象:目光短浅,畏难而止自作聪明3、愚公真“愚”?智叟真“智”吗?三、品读课文,文本升华1.提问: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2、请找出文中的几组对比并试分析其中一组的。作用3、读到这里,你觉得这则寓言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四、学生辩论,培养个性1、在高科技、信息化的时代要不要学习愚公精神?五、归纳总结《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六、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与同桌讨论:你认为你认为愚公是搬家好还是移山好?写篇300字的练笔。《愚公移山》教案2总体思路设计一、预习准备阶段(早自习读)1、10分钟掌握作品出处,解决生字词,达到顺读全文;2、10分钟后让一至二名学生试读,其它同学听后帮助纠错;3、10分钟了解文章大意,将小组疑难问题在前后黑板上写出,班内共同解决;4、15分钟争取背过文章第三段,先完成的到侧面黑板上去写;二、预习课(一课时)1、10分钟内,早自习没写课文背诵的同学到侧黑板上去写;2、与此同时,前三个组在前黑板上分工写一二段译文,后三个组在后黑板上分工写三四段的译文,写完后互看互改;3、5分钟让侧黑板完成的同学看前后黑板上的译文,前后黑板上完成的同学到侧黑板纠错;4、20分钟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研读课文,做好预习笔记;5、10分钟排演课本剧,交流预习收获,交换整理预习笔记;三、展示课(一课时)1、10分钟科代表在侧黑板检测AB组同学重点注释,其它同学在前后黑板写与本课有关的展示内容;2、5分钟教师点评,学生在小组内进一步准备展示内容;3、20分钟学生自由展示;4、5分钟教师总结或学生概括本节收获;第一课时预习课一、速读(注重文言文的第一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