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住院医师培训教材执业医师法律规定一、执业医师法的适用对象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或者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包括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二、医师执业考试和注册(一)我国医师执业资格考试1.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医学专科学历2.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条件:3.传统医学执业资格考试的特别规定:(二)医师执业注册与校验A医师注册的条件和程序:1.注册条件:取得资格,准备专职从事医师工作2.注册程序:(1)申请:(2)主管机构审核、答复(30天)(权利救济)B注册医师的执业要求:1.执业地点2.执业类别3.执业范围C不予注册1.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2.受刑事处罚后不满2年的3.受吊销执业证书处罚后不满2年的4.其他情形D注销注册死亡、宣告失踪政六种情形。E变更注册、重新注册三、医师执业规则A医师的权利和义务(一)执业权利1.处方权2.获得医疗设备权3.科学研究权4.继续教育权5.人格尊严权及人身权6.获得报酬权7.民主管理权(二)执业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及技术操作规范2.爱岗敬业3.尊重患者、保护隐私4.更新知识5.健康教育B医师执业规则(一)医学文书的正确书写(二)药品的合理使用(三)危急病人的救治(四)紧急情况时医师的作为义务(五)保护患者知情同意权(六)恪守职业道德(七)严格执行报告制度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医疗事故的概念、特征与分级二、医疗事故的等级1、一级医疗事故(1)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死亡;(2)一级乙等医疗事故:如植物人状态。2、二级医疗事故分为甲、乙、丙、丁四等。3、三级医疗事故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等。4、四级医疗事故三、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几种情况1、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2、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3、在现有医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4、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5、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6、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医疗事故的处置与处理3.可疑物品的封存与检验4.尸体解剖与检查二、医疗事故的行政责任的处理1.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务人员的处罚2.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的处罚3.对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后不妥善处置的医疗机构及其责任人员的处罚4.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尸检机构的处罚5.对卫生行政人员的处罚三、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处理(一)协商解决(二)行政调解(三)诉讼解决四、医疗事故刑事责任的处理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依法刑法第335条追究刑事责任。第四节医疗事故的鉴定一、医疗事故的鉴定机构1.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2.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3.中华医学会二、专家库的建立1.担任相应专业高级技术职务3年以上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及法医可以进入专家库;2.专家库成员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三、专家组的产生1.由医患双方在医学会主持下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2.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组织医患双方在其他医学会建立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相关专业的专家。四、医疗事故鉴定的委托1.医患双方2.卫生行政部门3.司法机关五、鉴定专家的回避(一)是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利害关系的;(三)与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六、鉴定的规则(一)依法鉴定原则(二)独立鉴定原则(三)合议制原则八、医疗事故鉴定的内容(一)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二)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三)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四)医疗事故等级;(五)对医疗事故患者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七、医疗事故鉴定的材料(一)医方提供的材料(二)患方提供的材料:门诊病历等。(三)医学会调查的其他材料鉴定流程图6.残疾用具费7.丧葬费8.被扶养人生活费9.精神抚慰金10交通费、住宿费等(二)赔偿标准1.损害后果的大小;2.医疗事故、原发疾病与损害后果之间的联系程度;3.当地社会发展水平等确定。侵权责任法后的医疗损害责任——相关条款解读一、医疗损害赔偿的种类医疗用品缺陷侵权责任(59条)二、举证责任分配(不再倒置)三、诊疗过错侵权第六十条【损害免责】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一)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二)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三)限于当时的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