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问答:为什么小肠是吸收的重要场所心肌在刺激后兴奋性的变化论述: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在机体功能调节的异同。实验分析:阙强度的概念,怎么比较各组织(肌肉,血管等)阙强度,如何测定。第一章绪论1.问答题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两类。2.机体机能调节的基本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3.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它由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等五部分组成。1.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神经调节。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3.维持机体内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负反馈调节。4.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人体各种生理功能不断增强,从而发挥最大效应。1.一般认为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精确,作用迅速。1.神经调节的特点包括发生反应比较迅速,作用时间较短暂,调节部位较准确。2.体液调节的特点包括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持久,参与维持内环境稳定。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发生有适应性意义的反应。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有主动转运被动转运胞吐和胞纳作用。2.载体蛋白的特点有高度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3.细胞膜主动转运物质的特点是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需要消耗能量。4.大分子或团块物质的转运方式是胞吐胞纳,均属于主动转运。5.细胞内外离子分布不均.细胞内K+浓度高于膜外,而细胞外Na+浓度高于膜内。6.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时,Na+离子内流量增多;复极化时,K+离子外流量增多。7.单一神经或肌肉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有全或无定律不衰减传导。8.钠泵的化学本质是,它的生理功能是Na+-K+依赖式ATP酶维持细胞内外Na+、K+的不均衡分布,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体积和兴奋性。9.细胞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细胞兴奋的标志是产生动作电位。10.神经干动作电位实验,一定范围内增大刺激强度时,可见动作电位幅度增大。1.下列物质跨膜转运属于单纯扩散的有(B.CO2C.O2)。2.下面哪些过程属于主动转运B.Na+移出细胞E.骨骼肌舒张时。3.单纯扩散的速度取决于(A.细胞内外物质的浓度差B.脂溶性大小)。4.细胞内液比细胞外液含有较多(A.K+E.有机负离子)。5.兴奋性降低时(A.阈强度增大C.阈电位上移)。6.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由于(B.Na+内流C.K+外流)。7.在绝对不应期中A.兴奋性等于零E.阈强度无限大。1.细胞膜对物质主动转运的特点是(B逆浓度差进行C需消耗能量D依赖于某种泵的活动)。2.Na+离子通道功能状态的特性有(A在静息时呈“备用”状态D兴奋去极相呈“激活”状态E动作电位复极相一定时程内呈“失活”状态)。3.细胞膜蛋白质的功能有(A.转运物质B.受体C.酶D.免疫)。4.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的特点是(A有高度特异性C有竞争性抑制D有饱和现象)。5.下列哪些物质转运属于被动转运(A.细胞静息时K+外流B.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化时K+外流C.细胞动作电位去极化时Na+内流D.O2从肺泡进入血液)。6.有效刺激必需包括(一定的刺激强度一定的刺激持续时间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7.细胞外液比细胞内液含有较多的(B.K+C.Cl-D.Ca2+)。8.动作电位的幅度(A不随刺激强度的变化而改变C不随传导距离而改变D可随细胞种类而改变)。1.阈强度又称强度阈值或阈值。指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阈强度是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它与兴奋性呈反比关系。2.动作电位指细胞兴奋时产生的可扩布的一系列电位变化。动作电位分去极化和复极化两个过程。动作电位是可兴奋细胞兴奋的标志。3.静息电位指细胞安静时膜内外的电位差。细胞膜外为正,膜内为负。4.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细胞的兴奋能力。也就是细胞或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兴奋性是以兴奋细胞的极化状态为基础的。1.何谓兴奋性?它与阈强度有何关系?答:活细胞、组织或机体具有对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衡量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是阈强度。兴奋性与阈强度呈反比关系,阈强度大,表示组织细胞的兴奋性低;阈强度小,表示兴奋性高。2.动作电位是如何传导的?简述其传导的方向及机理。答:动作电位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而传导的。在兴奋部位内为正膜外为负,邻旁未兴奋区膜内负外正,两者间存在电位差而产生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可使未兴奋区发生去极化,当去极化达阈电位水平时,便可产生动作电位。于是兴奋就由原兴奋部位传向邻旁安静部位。3.细胞膜转运物质主要有哪些形式?它们有何不同?答:细胞膜转运物质主要有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两种形式。被动转运又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