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八年级科学练习(9)姓名1.酒糟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I)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l~2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1)写出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由上述现象得出绩论: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Ⅱ)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右表。(3)由右表得出结论:(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火焰层平均温度/℃乙丙焰心432598内焰666783外焰520667(4)结合定量研究结论,下列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填字母序号)。(Ⅲ)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5)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①,②。2.(龙岩)已知钠在较高温度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该反应后含碳产物是什么?不同的同学提出如下五种猜想:甲认为是C,乙认为是CO,丙认为是Na2CO3,丁认为是CO和Na2CO3,戊认为是NaHCO3。为确定该反应的含碳产物,五位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已知:CO能与PdCl2生产黑色的Pd,可利用该反应检测CO是否存在。回答下列问题:(1)不用实验就可知道戊的猜想是错误的,因为该猜想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制取二氧化碳时,为了使制气过程具有“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特点,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选填右图中的“I”、“II”或“III”)。(4)实验时应先往装钠的玻璃直管通CO2一段时间,装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5)实验开始后,观察到PdCl2溶液的试管中有黑色物质产生,且充分反应后玻璃直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于水。取所得溶液并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浑浊现象。据此可知:①哪位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答:___________。②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长春)如图,在实验台上放置两瓶气体,集气瓶A盛有CO2、O2、H2中的一种,集气瓶B盛有这三种气体中的另一种。小刚和小强想对瓶中气体进行探究。(1)他们由放置方法判断,A瓶中的气体是;(2)小刚和小强分别设计如下探究方案,都能确定B瓶气体是余下两种气体中的哪一种。①小刚的方案: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B瓶中,观察现象。按小刚方案实验时,若木条复燃,则B瓶中的气体是;②小强的方案:将一种碱溶液倒入B瓶中,振荡,观察溶液是否发生明显变化。小强所选的碱溶液是。4.(大连)现有粗铜粉末,其中含有少量的铁、锌和金。某活动小组想要测定其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步骤Ⅰ:称取一定质量的粗铜样品,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步骤Ⅱ:去“步骤Ⅰ”中所得滤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冷却到室温后称量;步骤Ⅲ:根据测得数据推算出粗铜中铜的质量分数。⑴步骤Ⅰ:验证稀盐酸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如果不对滤渣进行洗涤而直接干燥,称量结果将会(填“偏高”或“偏低”)。⑵“步骤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⑶某同学认为,按以上方案完成“步骤Ⅰ”,在进行“步骤Ⅱ”时,将所得滤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再补充适当操作,也可以推算出粗铜中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补充的操作。5.(玉溪)某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前,预先在集气瓶底装有少量水。实验过程中他联想到老师介绍过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于是他想了解燃烧后集气瓶底部残留的“水”是否也呈酸性。他取“水”多次测其pH,发现其pH始终小于7并逐渐减小,直至稳定在pH=4,证明集气瓶底残留液呈酸性。随后该同学想进一步了解该残留液是否具有酸的通性,请你与他一起探究:[提出问题]残留液还能与什么物质反应呢?[猜想]①;②;[设计方案]请你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选择一个猜想即可):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结论6.(玉溪)某同学取一片洗净晾干的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不考虑其他杂质),放在酒精喷灯火焰上灼烧一段时间后,放置冷却。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探究鸡蛋壳灼烧后残留固体的组成,请你帮他完成下表中实验探究的相关内容。残留固体的成分探究步骤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及化学反应方程式⑴可能有氧化钙取残留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现象:结论:方程式:⑵还可能有碳酸钙另取残留固体滴加足量盐酸现象:固体开始溶解并有气泡产生结论:方程式:7.(恩施)小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