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一中2011—2012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邢台一中2011—2012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doc

邢台一中2011—2012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二年级历史试题第页()邢台一中2011—2012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年级历史试题命题人:洪薇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卷二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的本质是为了A.避免农业劳动力的流失B.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C.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活动D.引导农民提高耕作技术2.下列企业按其性质进行组合,正确的是①继昌隆缫丝厂②发昌机器厂③开平煤矿④大生纱厂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3.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1912—1945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1912—1920年13.4%1921—1926年-4.5%1927—1936年8.7%1937—1945年-2.45%A.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巨变B.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C.十年内战对民族工业造成极大破坏D.抗战期间民族企业被日本整体吞并4、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5、李鸿章曾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圆千里、数百里之国,岁人财赋以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一仿行,以贫交富,以弱敌强,未有不终受其敝者。”材料表明李鸿章A.认识到中国“积弱”的根源B.主张发展近代军事工业C.主张吸收两次工业革命成果D.力主发展近代民用工业6.1911年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毕业的丁文江参加清政府组织的“游学毕业考试”,获“格致科进士”,并在京师大学堂开讲地质学。这表明A.中国传统因素融入到近代教育中B.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C.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仍然存在D.中国开始引进西方自然科学知识7.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其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中国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到38%到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到6%。这一状况最有可能出现在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一五”计划时期8.王韬在《壕埂杂志》中指出“沪地百货闻集,中外贸易,惟凭通事一言,半皆粤人为之,顷刻之间,千金赤手可致。”“当时流行于上海市井的一首竹枝词写到:“洋行买办每多财,时式衣装尽得来。阔绰排场人尽幕,频年获利店纷开。”对材料所述史实理解正确的是A.收回利权运动取得一定成效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C.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D.工商立国成为清政府的治国思想9.1975年11月在法国倡议下,西方主要工业国(法国、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日本、意大利)首脑会议在法国举行,内容涉及几乎所有经济问题。1976年加拿大应邀与会,形成了七国集团。后俄罗斯加人,七国集团发展成为八国集团。下列选项属于七国集团形成背景的是A.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加强B.美国丧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C.法国成为西欧经济发展的“领头羊”D.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10.我国提出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的十项措施,其中有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罗斯福新政中也提出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的措施。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克服生产的盲目性B.放弃市场机制,实行国家干预政策C.扩大内需D.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11.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斯大林的这—思想A.对苏联工业发展影响深远B.是苏联长期“左”的思想的根源C.是赫鲁晓夫进行改革的导火线D.是斯大林体制的集中体现12.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B.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C.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13.右图是一部历史著作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断,该著作最有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