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屋站200306、201110洪水对比分析.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陆屋站200306、201110洪水对比分析.doc

陆屋站200306、201110洪水对比分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陆屋站“03.06”、“11.10”洪水对比分析肖大远邓建明梁立生(广西钦州市水文局陆屋水文站)[摘要]2003年6月和2011年10月钦江陆屋上游发生了改革开放以来两场最大暴雨并产生的洪水,本文通过对“03.06”、“11.10”这两场暴雨洪水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天气系统和洪水特性、演变规律及变化特点,并寻找其规律,并对陆屋站所在的沿海钦江流域的防洪减灾对策进行探讨。对有效地监测暴雨洪水、正确地指挥防汛、提高对该地区暴雨洪水规律和形成机制的认识及防洪减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暴雨洪水;时空分布;洪水特征;漫滩分流量;防洪减灾流域基本情况:陆屋水文站位于广西沿海钦江的中游,1963年设站,是目前钦江的唯一流量控制站,集水面积1400km2,控制河长98.0km,年均径深1000mm,流域植被丰富,泥沙冲刷不明显,干流平均波降3.8‰,基本断面河床年际间泥沙淤积变化不明显。陆屋站测验河段顺直,主流偏于河左。两岸为沙壤土及红粘壤土构成,无水生植物生长,河床、岸壁比较稳定,水位在28.70米和29.50米以上,基本断面的左、右两岸分别漫滩,测验极为困难。基本断面上游约500米处是旧州水汇入干流的汇入口,干流上游约700米处建有闸坝一座,2005年在闸坝右岸加建水轮发电站。断面上游约1000米处有一座长约60米宽15米的大桥,当断面水位超过28.50m时,将会产生壅水现象。2009年前流域内有平山、檀圩、烟墩、那隆、大平、旧州、陆屋七个雨量站,2009年后添加6个遥测雨量站。陆屋测站以上较大的支流有烟墩水、那隆水、旧州水、大平水等,上游有大型水库灵东水库,水库控制面积为145km2。2004年以前,当断面水位在28.70m以上时,在基本断面东南方向1500m处即开始出现漫滩分流,分流淹没公路,沿龙湖方向经基本断面左侧向下游汇流,2004年至2010年间公路经过两次较大的路面维修,路面加高约0.5m,而且沿公路两侧均增建有楼房。(见图1)图1陆屋镇平面图暴雨分析“03.06”洪水的暴雨成因及特点“03.06”洪水的暴雨成因主要天气系统有太平洋高空槽闭合切变线和静止锋面低槽的共同影响。主要造峰是从6月27日4时开始,到18:00基本结束(各时段降水见表1)。暴雨的特点是,降水历时短且强度大,暴雨中心在上游的中部主干流一带,而且其在空间上分布与钦江干流的河流走向基本一致(“03.06”暴雨等值线图见图2),汇流时间短。最大造峰雨为上游檀圩361.2mm,,其次为大平325.3mm,最小为烟墩圩117.4mm,流域平均降水为235.4mm。图2“03.06”暴雨等值线图表1时间27日总雨量4:00-8:008:00-12:0012:00-16:0016:00-20:00旧州137.611.91.00.3150.8陆屋217.963.46.20.1287.6那隆211.365.17.81.4285.6大平216.1100.54.83.9325.3檀圩252.796.59.03.0361.2烟墩101.29.32.41.0113.9平山80.629.58.30.9119.3“11.10”洪水的暴雨成因及特点[1]“11.10”洪水的暴雨天气系统是当年的第17号热带风暴“纳沙”。纳沙”从琼州海峡登陆,而后横扫广西中部及南部沿海,并在广西形成较大范围的大到暴雨,其中钦江是受暴雨影响最大的流域之一。本次台风带来的降雨从29日20:00开始,到10月1日10:00基本结束(各时段降水量见表2)。主要造峰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降水时段主要集中在9月29日20:00到30日10:00,第二阶段降水时段主要集中在9月30日20:00到10月1日8:00,第一阶段降水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中下游陆屋、三隆、旧州、六额等地,面平均降水量达146.1mm,占场降水量的42.2%;第二阶段降水主要分布在流域的中上部烟墩、白花、那隆、大平、檀圩、秦屋山一带,面平均降水量达188.3mm,占场降水量的54.4%。“11.10”洪水的最大造峰雨为上游烟墩442.8mm,其次六额395.5mm,最小为陆屋257.0mm,流域平均降水量346.3mm(“11.10”暴雨等值线图见图3)。本次暴雨特点是,降雨历时长、有阶段性而强度大。暴雨中心走向自下游向上游移动,先降的雨水较先行渲泄,河流中上游容易形成较大的洪峰,中下游受流域槽蓄作用和洪水波坦化影响形成的洪峰流量较小。表229日30日30日30日30日30日30日1日1日20:00-24:000:00-4:004:00-8:008:00-12:0012:00-16:0016:00-20:0020:00-24:000:00-4:004:00-8:00陆屋9.5382525.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