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3、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伤逝》作者:刘义庆同学们,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亲情更可贵、更长久的了;也许,在我们这个生存的空间,没有比我们挚爱的亲人的离去更令人肝肠寸断。这或许是我们生命中无法承受的痛。古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有七个儿子,品格才华最突出的是子猷与子敬兄弟二人,这俩兄弟的感情非常好,《人琴俱亡》讲的就是他们痛人心扉的故事。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大意。2、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3、理解这则故事表现的兄弟之情。作者介绍自学指导注意读准下列字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dǔ),而子敬先亡。俱,副词,表范围,都。笃(病)重。而,表承接,不译。译文: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死了。2、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都,总,竟。何以,即“以何”,为什么。矣,语言助词,表肯定语气,可译为“了”。译文: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3、语时了(liǎo)不悲。语,动词,说话。了,完全。译文:他说话时完全不悲伤。4、便索舆(yú)来奔丧,都不哭。索,要。舆,轿子。奔丧,这里指到王子敬家去看望丧事。译文:他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5、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素,向来,一向。琴,动词,弹琴。径,直往。灵床,停放尸体的床铺。既,已经。调,协调。掷,投掷,抛掷,扔。译文: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啊,你人和琴都死了。”6、因恸绝良久。因,副词,于是,就。恸,痛哭,极度悲哀。绝,气息中止。良,很。译文: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7、月余亦卒(zú)。亦,副词,也。卒,死。译文: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互动交流二4、子遒凭什么断定子敬已死?这反映了什么?“何以都不闻消息”。反映了子猷时刻关注着子敬的病况,表达了子猷对子敬的深厚的兄弟之情。5、课文写了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独特在哪里?“了不悲”“都不哭”,“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6、子遒知道子敬死了,为什么“了不悲”也“都不哭‘?①子猷悲痛到极点才作出的反应,其实他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②自知自己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又在九泉之下相见了。对子敬的死,子猷早已有准备,因为“王子猷、子敬俱病笃”7、子猷对子敬的去世真的不感到悲伤吗?请举例加以分析。“何以都不闻消息”说明王子猷对子敬非常关心;“便索舆来奔丧”的“便”更是关心悲悼之情的迫切流露,所以王子猷只是用超常脱俗的方式对王子敬表示哀悼,并非不难过。8、文中写到“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哪些因素可能使弦“不调”?11、课文描写子猷先是“了不悲”“都不哭”,后又写他“恸绝良久”,他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为什么?①前后并不矛盾。②子猷与子敬有着深厚的手足之情,两人都患了重病。子猷听不到子敬的病况,猜测他已经死了,心里非常难过,“了不悲”“都不哭”是强抑制住自己的悲痛的结果,而并不是不悲痛。③等到人琴俱亡,就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悲伤心情了,悲痛之情喷薄而出,所以“恸绝良久”。12、《世说新语》的作者善于以小见大,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个性。试举例分析选文是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王子猷这个人物独特的个性的。①抓住了子猷的语言描写:由“都不闻消息”来推断子敬已死,“子敬子敬,人琴俱亡”,以琴亡来说人亡,更见其悲痛。②神态的变化,由“了不悲、都不哭、恸绝良久”到最后的结果“月余亦卒”,情谊表达更加的委婉细致,更加的深沉,感人至深。③“坐”“取”“掷地”等动作描写,也写出了兄弟情深及对子敬的独特的悼念方式。互动交流三2、请同学们说说有关写手足之情的诗句和谚语。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谚语:“酒肉面前知己假,患难之中兄弟真”“千金难买兄弟情”管宁割席原文:管宁、华歆(xī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miǎn)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译文: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菜,看见地上有一片黄金,管宁挥锄不停,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他们又曾经同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个坐着华贵车辆的官员从门前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割断席子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管宁割席,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或不与志不同道不合者为友。管宁的特点——淡泊名利,性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