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肿瘤的化学治疗培训第一节癌症化学治疗的历史及发展概况古今中外对肿瘤的认识“癌”字的由来西方医学肿瘤学(Oncology)现代化学治疗的历史1967年---分离出阿霉素(ADM)扩大了抗肿瘤的适应症。1971年---顺铂(PDD)上临床后逐渐扩展其使用范围对多种肿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前第2、3代铂类抗癌药也已上市。现代化学治疗的历史5-HT3拮抗剂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开发大大减少了化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以及困扰医生进行化疗的最大障碍。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以及三系减少。不足之处—临床常见的实体瘤,目前化疗不满意。努力:抗癌药物的筛选。建立和完善抗癌药物的研究、发展体系。正确使用抗癌药物的临床研究。包括:合理的确定剂量用药时间毒副反应的监测及防治抗癌药物的联合使用等核酸及其成份为靶点的细胞毒药物癌细胞分化诱导剂生物反应调节剂抗恶变抗促癌抗致癌肿瘤多药耐药性有理由相信,抗癌药物研究将伴随分子肿瘤学的进步,瞄准某些新的靶点不断制出一些能降低死亡率及发病率而且毒性小的新药来。化学治疗临床应用的四种方式诱导化疗补救治疗2.辅助化疗(AdjuvantChemotherapy)如开始采取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后,主要针对可能存在的微转移灶,为防止复发转移而进行的化疗。3.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起始化疗(PrimaryChemotherapy)指临床表现为局限性肿瘤,可用局部治疗手段(手术或放疗)者,在手术或放疗前先使用化疗。目的:一是希望化疗后局部肿瘤缩小,从而可以减少切除的范围,缩小手术造成的伤残;其次是化疗可清除或抑制可能存在的微转移灶,从而改善预后。4.特殊途径的化疗:略。同期化放疗(CRT)concomitantchemo-radiotherapy第二节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分类附表8-1肿瘤化学治疗的进步治愈率表8-2几种肿瘤治疗效果的今昔对比(5年生存率)表8-3肿瘤化学治疗的疾病化疗/辅助性化疗病情完全缓解及存活率增加的疾病乳腺癌小细胞肺癌急性成髓细胞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无痛性)前列腺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化疗/辅助性化疗病情完全或部分缓解但生存时间延长不确定的疾病多发性骨髓瘤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地位:随着新抗癌药物的不断发现,抗肿瘤药与外科治疗、放射治疗的协调应用,设计的联合治疗的合理配伍,以及对肿瘤化疗原则的深入认识,使肿瘤化疗正从姑息治疗向根治性治疗过度。肿瘤化学治疗肿瘤化疗的原则肿瘤化学预防二.抗肿瘤药物的分类根据细胞动力学及抗癌药物对细胞杀伤的特点及作用于细胞周期不同时相分成两类:1.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CNSA)2.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CCSA)烷化剂抗生素类植物类铂类生物反应调节剂1.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CNSA):对增殖周期各期细胞都能起杀伤作用;选择性不强,有的对G0期细胞也有作用(如:氮芥)。烷化剂及抗癌抗生素类药物多属此类,一定剂量的药物只能杀死一定百分率的癌细胞,而不是一定数目的癌细胞。2.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时相特异性药物CCSA)这类药物的作用与癌细胞的增殖状态有关,某些药物主要仅作用于某一时相。药物作用强度与所用的剂量不完全成比例关系,用到一定剂量后,其效果不再增加。作用于S期的叫S期特异性药物。如:抗代谢药物5-Fu、6-Mp、Ara-c等。作用于M期的叫M期特异性药物。有植物类的长春花碱(VLB)、VCR、秋水仙碱等。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增殖时,都经过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DNA合成后期(G2期),有丝分裂期(M期)这样一个过程,即叫细胞周期。一部分细胞未进入增殖周期处于休止期(G期0)。近期⑴共性①骨髓抑制②恶心、呕吐③脱发※④局部刺激(药物外渗)⑤过敏反应抗肿瘤药物抗肿瘤药物第四节抗癌药物的合并使用(联合化疗)一般原则:合理用药的原则(1)选方原则:有标准治疗方案的,应首选标准治疗方案。组方原则:单药有效,作用机制、作用时相不同,毒性不同,临床证实有效。表8-4合并化疗的毒理学基础合理用药的原则(4)抗肿瘤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