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以1.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理由。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2.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根据。如:“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3.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法。如:“以德服人。”4.表示动作、行为的次序或先后。如:“先礼后兵,以和为贵。”5.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如:“以此为戒。”二、与1.表示并列关系。如:“父母与我。”2.表示选择关系。如:“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3.表示对比关系。如:“与虎谋皮。”4.表示转折关系。如:“与其说它是一棵树,不如说是一根草。”5.表示因果关系。如:“与你无关。”三、于1.表示时间、地点。如:“于昨日下午起,天气开始变冷了。”2.表示范围、对象。如:“于我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3.表示来源、出处。如:“于何处得此书?”4.表示目的、原因。如:“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开始寻求帮助。”5.表示比较。如:“于他相比,我更喜欢你。”四、而1.表示并列关系。如:“聪明而又勤奋。”2.表示转折关系。如:“他很聪明,但是却很懒惰。”3.表示因果关系。如:“他一生勤奋,而家道殷实。”4.表示递进关系。如:“他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而且这次考试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5.表示修饰关系。如:“他笑而不语。”五、何1.表示疑问。如:“何人?”2.表示反问。如:“何必呢?”3.表示感叹。如:“何其妙也!”4.表示程度。如:“何不试试?”5.表示假设。如:“倘若有人问你,你何以答之?”六、乎1.表示疑问。如:“孔子曰:仁者乎?”2.表示反问。如:“岂有此理乎?”3.表示感叹。如:“壮哉乎!”4.表示语气。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此之谓乎?”5.表示比较。如:“近者悦,远者来,此之谓乎?”七、乃1.表示承接。如:“他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乃这次考试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表示转折。如:“他很聪明,乃却很懒惰。”3.表示因果。如:“他一生勤奋,乃家道殷实。”4.表示递进。如:“他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而且乃这次考试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5.表示修饰。如:“他笑乃不语。”八、其1.表示指代。如:“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2.表示修饰。如:“其乐无穷。”3.表示语气。如:“其何以堪?”4.表示疑问。如:“其谁曰不然?”5.表示感叹。如:“其壮哉!”九、且1.表示并列关系。如:“聪明且勤奋。”2.表示转折关系。如:“他很聪明,且却很懒惰。”3.表示因果关系。如:“他一生勤奋,且家道殷实。”4.表示递进关系。如:“他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且这次考试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5.表示修饰关系。如:“他笑且不语。”十、若1.表示假设。如:“若有人问你,你何以答之?”2.表示比喻。如:“如丧考妣。”3.表示疑问。如:“若何?”4.表示反问。如:“岂能尽如人意?”5.表示感叹。如:“若此,可矣!”十一、所1.表示指代。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2.表示修饰。如:“所见所闻。”3.表示语气。如:“所以然者何?”4.表示疑问。如:“所为何事?”5.表示感叹。如:“所惜者,青春也!”十二、为1.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理由。如:“为人民服务。”2.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或根据。如:“以法律为准绳。”3.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法。如:“以德服人。”4.表示动作、行为的次序或先后。如:“先礼后兵,以和为贵。”5.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如:“以此为戒。”十三、焉1.表示指代。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2.表示修饰。如:“所见所闻。”3.表示语气。如:“所以然者何?”4.表示疑问。如:“所为何事?”5.表示感叹。如:“所惜者,青春也!”十四、也1.表示陈述。如:“孔子曰:仁者爱人。”2.表示疑问。如:“何谓仁?”3.表示感叹。如:“壮哉!”4.表示反问。如:“岂有此理?”5.表示语气。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此之谓也。”十五、矣1.表示陈述。如:“孔子曰:仁者爱人。”2.表示疑问。如:“何谓仁?”3.表示感叹。如:“壮哉!”4.表示反问。如:“岂有此理?”5.表示语气。如:“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此之谓也。”十六、于1.表示时间、地点。如:“于昨日下午起,天气开始变冷了。”2.表示范围、对象。如:“于我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3.表示来源、出处。如:“于何处得此书?”4.表示目的、原因。如:“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开始寻求帮助。”5.表示比较。如:“于他相比,我更喜欢你。”十七、与1.表示并列关系。如:“父母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