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第八章个性心理特征第一节能力一、什么是能力能力与活动关系能力与活动关系(二)与能力有关的几个概念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二)技能等于能力吗?技能:人们通过练习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经验。两种活动方式: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操作技能:动作由外显的机体运动来实现,动作的对象是物体。如游泳技能。心智技能:借助内在的智力操作来完成,动作对象是观念。如计算复杂的数学运算题的技能。技能直接控制活动的动作程序的执行,因此是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是能力结构的基本组成成分。(三)知识和技能与能力的关系1、知识和技能不等于能力只有能够广泛迁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够转化为能力。如“高分低能”现象是未能迁移,“举一反三”现象则相反。2、知识和技能与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能力的形成依赖于知识、技能的获得。知识和技能增加了,能力才能够不断提高。其次,能力的高低又会反过来影响知识和技能水平。能力强的人只要付出很小努力就可以获得同样的知识和技能。能力差的人则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四)对知识、技能与能力关系的应用1、不能仅根据一个人的知识判断能力的高低。2、在教育工作中不光要关心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把握,同时要关心学生能力的发展,并促使将知识转化成能力,让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灵活迁移,用来解决实际的问题。3、能力与智力三、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二)环境和教育对能力形成的影响1、产前环境的影响母亲的年龄:唐氏综合症患者的母亲怀孕年龄多在45-49岁。另外,服药、患病、营养等也会影响婴儿智力发展。2、早期经验人的神经系统在前四年发展最快,早期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利于婴儿能力的发展。如一项研究发现:把婴儿放在有各种玩具的床上,他们比没有玩具的婴儿较早出现抓东西的动作。3、学校教育的作用通过学校的教育,学生掌握了各种知识、技能。因为知识、技能是能力发展的基础,所以学校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对学生的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四)能力的发展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即人的自觉能动性。对工作感兴趣、刻苦努力,积极向上的人能力更可能得到发展,也更可能取得成就。(三)实践活动的影响实践是人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各种能力都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如熟能生巧的卖油翁的倒油能力,炼钢工人根据火焰判断壁炉温度能力,长期从事管理工作人的管理能力等(三)能力的种类(三)能力的种类3、模仿与创造的区别和联系区别模仿:按照现成的方式解决问题。创造:提供解决问题的新的方式或途径。动物只会模仿,只有人会创造。联系人们常常先模仿,然后再创造。如科研工作者常常先观察模仿别人的实验,然后提出自己独创性的设计。学习书法的人常常先模仿别人的笔迹,然后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能力的种类(三)能力的种类/解释:从IQ的公式中可以看出:智商的高低决定于Z分数。Z是标准分数,表示离团体平均数的标准差的个数。个体的分数离平均数越远,Z的绝对值越大,对应的IQ值就越远离100,如果Z分数是正的,那么测得的智商就高,否则,Z分数如果是负的,测得的智商就越低。/离差智商的优缺点:优点:克服了比率智商不足,即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商有可能会下降的现象。不足:由于以团体的分数分布为参照,那么同一个人不同年龄时的智商无法比较。如一个人30岁时参照30岁团体计算出的离差智商为110,80岁时参照80岁的团体计算出来的智商也为110,那么30岁的110与80岁110不等价,一般来说前一个110表现出的智力水平应比后面一个高。/离差智商的根据:人的智力按常态分布,智商分布的标准差为15。离差智商公式:IQ=100+15Z(Z=(X-X)/SD)离差智商的缺点:容易造成对智力绝对水平的误解,始终不变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的结构//二、能力的个别差异能力类型的差异超常儿童超常儿童低常儿童人才早熟中年成才大器晚成二、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一)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有高低之分,能力在全人口中呈正态分布:处于中等水平的人占多数,偏离中等水平越多,所占的人数就越少。1、超常者智力的高度发展叫超常,约占全人口的1%。根据推孟的看法,斯坦福-比奈测验得分在140分以上为天才儿童。超常者的特点:观察事物细致,准确;注意集中;记忆速度快、准确;思维灵活、有创造性等。补充:后来有人提出超常不能完全从智力测验分数来定。如70年代美国仑朱利提出“三圆圈天才”儿童概念,认为儿童应具备(1)中等以上的智力(2)对任务的承诺(动机、责任心)(3)较高的创造力。能力超常的原因及其与成就的关系原因:1、优越的遗传素质2、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儿童出生后的前四年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早期的教育条件越好,潜在能力就会实现越大。智力超常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