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6.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ppt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医疗质量管理与医疗安全管理二、医疗结构质量管理一、医疗质量管理概述(一)医疗质量树立病人至上,质量第一,费用合理的原则预防为主,不断提高质量的原则系统管理的原则,强调过程,全部门和全员的质量管理标准化和数据化的原则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的原则2.三级质量管理3.构成要素(WTO)(二)医疗质量管理1.结构质量管理(后面再介绍)2.医疗机构动态运行的质量与效率3.结构与运行的最终质量测定。www.themegallery.com二、医疗质量基础指标管理三、医疗核心制度及注意事项(二)质量管理与医疗安全之间关系医患关系转变(患方)医患关系转变(医方)(三)当前医疗核心制度现状(四)执行医疗核心制度的现实意义(五)医疗核心制度具体内容01核心制度是临床工作的高压线06核心制度是血的教训换来的!111.首诊医师负责制度对急、危重症病从要做到以下几点:(5)会诊医师未到达之前,首诊科室必须积极抢救治疗,详细记录。(6)会诊确诊后,属于哪一科室即以该科为主,组织抢救,首诊科室则应向接受科室办好移交手续,书写好病历及病程记录,并注明科室,签全名以示负责。(7)医技科室及其他辅助科室,遇有抢救患者要全力配合,简化手续,迅速检查,不得延误,更不能借故推托。(8)病情允许时,可考虑进一步检查,转科或住院治疗。有关医师要妥善安排,负责到底,尤其对于危重病、外伤、或其它在搬运途中有可能发生意外的患者,要安排担架,合理运送,并且一定要有医师或护士陪送。www.themegallery.comA(1)我院坚持科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三级责任查房制。科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应有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参加,主治医师查房应有住院医师参加。科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1—2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至少一次,查房一般在上午进行,住院医师对所管理病员每日至少查房二次(上、下午各一次)。一线及二线值班医师每日必须坚持夜查房。(2)对危重、急症病员,住院医师应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可请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及科主任随时会诊检查病员。(3)查房前医护人员做好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要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要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认真负责。经治的住院医师要报告简要病历、当前病情,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主任或主治医师可根据情况做必要的检查和病情分析,并做出肯定性的指示。(4)住院医师查房内容:要求重点巡视,重视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病员,同时巡视一般病员,检查化验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意见,检查当天医嘱执行情况,给予必要的临时医嘱并开写次晨特殊检查的医嘱,检查病员饮食情况,主动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3.疑难病例讨论制度4.会诊制度和分级会诊管理规定www.themegallery.com普通会诊科间会诊:(5)需要特殊专科会诊(如查眼底、做妇检)的轻病人。可自行携带会诊单到有关专科检查,少数确需携带病历前往检查者,必须由科室医务人员护送,不得将病历交给病员及其家属。(6)会诊时经治医师应陪同进行,以便随时介绍病情,听取会诊意见,共同研究治疗方案,同时表示对被邀医师的尊敬。(7)会诊医师应以对病人完全负责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会诊,并将检查结果、诊断及处理意见详细记录于会诊单上。(8)如遇会诊医师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或病情复杂病例,应立即请示上一级医师协助会诊,或向医务部汇报建议全院会诊,根据不同情况妥善处理,保证会诊质量。门诊会诊:(1)由首诊科室医师在门诊病历上写明本科情况和处理意见,提出申请会诊的科室;由病人持门诊病历直接前往被邀请科室会诊,会诊医师应将会论意见详细记录在门诊病历上,并签全名。(2)病人到相应门诊科室会诊时,叫号护士应予优先安排,病人不必重复挂号。(3)如病情特殊或危重病人无法行动时,首诊科室可用电话通知,应邀会诊科室应立即派人前往会诊,不得推诿院外会诊:外出会诊:会诊要求会诊要求分级会诊的规定5.危重病人抢救制度(4)各科应有抢救室,抢救车及抢救器械专人保管,作好急救、抢救药品、器械的准备工作,随时检查、随时补充。药剂科、器械科、总务科和各科室应保证药品、器械的正常供应,便于工作。(5)抢救时,当班医护人员要及时到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护士在医生未到以前,应根据病情,及时做好各种抢救措施的准备,如吸氧、吸痰、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护士在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认真、仔细核对抢救药品的药名、剂量,抢救时所用药品的空瓶,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危重病人就地抢救,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6)抢救时,非抢救人员及病人家属一律不得进入抢救室或抢救现场,以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