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开挖拖拉管施工方案实用文档.docx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非开挖拖拉管施工方案实用文档.docx

非开挖拖拉管施工方案实用文档.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非开挖拖拉管施工方案实用文档(实用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非开挖拖拉管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括本工程中水回用给水管穿过厂区经五路和纬五路时采用非开挖拖拉PE管的方式埋管,穿过经五路PE管径为DN250,穿过纬五路PE管径为DN150,拖拉管水平投影长度均为100m..二、非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在本次施工中采用ZT25型水平导向钻机进行施工,其施工步骤主要包括如下几步:现场勘察;施工准备;导向钻进;预扩孔(第一次预扩孔,第二次预扩孔);回拉铺管。三、施工准备a、现场勘察:在施工前,利用我公司专备的RADIO/MP51T地下管线定位设备明确查清地下管线的走向及深度,确保工程安全进行。b、施工准备:非开挖(拉管)穿越施工的关键是做好导向孔曲线的设计和地质勘察,导向孔的设计和施工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是施工现场的地上和地下条件,地上条件包括地形,地貌以及周围建筑物、道路等;地下情况包括原有地下管线,地下水和地质结构等。因此,在导向孔设计和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现场勘察,取得第一手的地质资料。现场勘察内容包括:原有地下管线及设施的直径和埋深,原有电缆线路的走向等情况,并在地面作好标记,穿越地层的土质类型、含水量、透水性。对于地下管线的勘察主要是三种方法:1)人工勘察,2)仪器勘察,3)间接勘察.具体在进行拉管施工前将入土口的路面挖一个工作坑,如有回填土,则取走直到露出原土为止。为便于置放泥浆泵,应在入土处边挖个小坑,大小以能放置泥浆泵为准。为了使施工过程中尽量不给交通安全、城市环境及周围群众正常生活带来影响,应在不影响正常施工的前提下在施工现场周围(即出、入口和泥浆池周围)用砖基础隔离泥浆外溢,并活动护拦进行围护。四、非开挖施工一)首次定向钻进准备工作完成后,钻机定位,按照ABP软件设计图开始施工。尽可能缩短减少钻进和回扩、回施时间。利用导向钻机及导向仪,通过检测和控制手段使导向钻头按设计轨道钻进。导向孔钻进一般采用小直径全面钻头,进行全孔底破碎钻进,在钻头底唇面上或钻具上,安装有专门的控制钻进方向的机构,在钻具内或紧接其后部位,安装有测量探头.钻进过程中,探头连续或是间隔测量钻孔位置参数,并通过无线数据或有线方式将测量数据发送到地表接收器.操作者根据这些数据及其处理这些数据得到的图表,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调整控制钻进方向,再进行人工控制钻孔的轨迹,从而达到设计要求。二)预扩孔(回扩孔):导向孔钻进完毕后,装上各种回扩器,将原孔扩大到原来管径的1。2倍。一般在钻机对面的出口坑将回扩钻头连接于钻杆上,再回拉进行回扩,在其后不断地加接钻杆.根据导向孔与适合生产管铺设孔的直径大小和地层情况,回扩可一次或多次进行.推荐最终回扩直径按下式计算:D´=K´D式中:D´——适合生产管铺设的钻孔直径D-—生产管外径K´——经验系数,一般K´=1.2,当地层均质完整时,K´取小值,当地层复杂时,K´取大值。在进行扩孔的时候,利用泥浆混配系统将拌有美国威猛化学泥浆的混合液通过钻杆注入回扩器中,通过回扩器的旋转均匀地喷在孔壁上,化学泥浆的主要作用:(1)、泥浆在孔的四周形成泥饼,也称为孔壁,使形成的孔不塌方.(2)、泥浆使钻杆和钻头得到良好的润滑,减少阻力。(3)、泥浆在孔内流动,可冷却钻头.(4)、泥浆可悬浮岩粉,并将他们带出孔外。(5)、泥浆在钻头前面起射流作用,有助于切削土层.a、敷设管线回拉完成后,即可拉入待铺设的生产管.管子预先全部连接妥当,以利于一次接入。当地层情况复杂,如:钻孔缩径或孔壁垮塌,可能对分段拉管造成困难。回拉时,应将回扩钻头接在钻杆上,然后通过单动接头连接到管子的拉头上,单动接头可防止管线与回扩头一起回转,保证管线能够平滑地回拉成功.将最后一次扩孔的回扩器接上待铺管道,最后用钻机将管道拖入洞中,一次性敷设成功。b、钻进液、泥浆多数定向钻机采用泥浆钻进液。钻进液可冷却、润滑钻头、软化地层、辅助破碎地层、调整钻进方向、携带碎屑、稳定孔壁、回扩和回拉时润滑管道;还可以在钻进硬地层时为泥浆马达提供动力。常用的钻进液、泥浆是膨润土和水的混合物。导向孔施工完成后,泥浆可稳定孔壁,便于回扩。钻进岩石或其它硬地层时,可用钻进液驱动孔底“泥浆马达”。c、轨迹设计参数:覆盖深度:完成岩土勘察,确认了穿越的轨迹,就可确定穿越的覆盖深度,需要考虑的因此包括钻孔施工对地面道路、建筑物的影响,以及对该位置已有的管线的影响.推荐穿越的最小覆盖深度大于钻孔最终回扩直径的6倍以上。d、入、出土角8~20度的入、出土角适用于大多数的穿越工程。对地面始钻式,入土角和出土角应分别6度至20度之间。e、辅助参数入土点或出土点与欲穿越的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