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院创建高水平学院的关键期、机遇期和攻坚期。为了贯彻落实河南工业大学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抓住发展机遇,提升综合实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结合土木建筑学院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十一五”学院取得的成绩“十一五”以来,我院全体教职工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工作部署,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合理发展,积极推进党建和思想政治、教学、科研、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圆满完成了校党委赋予我院的各项工作任务。(一)办学规模有了新扩大我院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达到1752人,其中本专科生1692人,硕士研究生60人。土木工程专业实现一本招生,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新提升以教学评估为契机,规范教学管理。经过准备近3年的教学评估工作,学院进一步规范了教学管理,引入了ISO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在“十一五”期间,学院在教学研究和改革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申报了以“国家级精品课程、特色专业、教学团队”为核心的“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以“省级名牌专业、教学团队、重点教研项目、精品课程”等为核心的“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以“校级教学团队、教研项目、精品课程”等为核心的“校级”质量工程项目专业建设方面。学院在”十一五”期间新增道路与渡河工程1个新专业,从而形成了以土木工程为核心的5个专业,分别为: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和道路与渡河工程。建筑学开设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两个专业方向,给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引进并培养了一批青年教师。学院现有教职工102人,专职教师7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8人,硕士研究生以上69人(博士22人),35岁以下专任教师29人,其中博士10人,硕士17人。“十一五”期间学院新进教工40人,其中博士20人、硕士17人。期间增加教授3人,教授级高工1人,副教授13人。建成优势特色专业。土木工程专业2005年评为河南省名牌专业、2008年评为国家特色专业。《材料力学》2006年立项为国家精品课程;2009年力学团队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2010年工程力学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4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学生在省级以上科技文化比赛中屡获奖。硕士研究生考取率逐年攀升,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位居校内前列。加大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依托学院的设计院、检测公司和监理公司等企业,建立了32个实习基地,选派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指导等,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学院逐年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了学生科研助理制度、资助学生的科研项目和挑战杯等,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条件。(三)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学院现有土木工程一级硕士点和8个2级硕士点,2010年申报力学和建筑学两个1级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11年3月获批。2008年申请结构工程博士点立项建设。结构工程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博士授权规划建设单位的建设点。硕士一级学科点增至3个,涵盖硕士二级学科点8个。新增1个工程硕士专业领域。现有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2个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散体物料压力理论与储仓结构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财政部与地方共建实验室现代粮仓建筑工程省部共建实验室、粮仓建设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四)人才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学院专任教师总数增至7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69人,其中博士22人。副教授职称以上教师37人,其中教授10人。引进双聘院士、省级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1人。人才队伍学历、职称、年龄、学缘等结构更趋合理土木工程学科获得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五)科技创新能力提至新水平在“十一五”期间,学院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5项,地厅级奖励10项;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25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1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全院主编、参编学术著作12本。发表论文500多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近百余篇。2009年学院主持的《国家粮仓基本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获国家科学进步奖二等奖,实现了我校建校以来国家科技进步奖零的突破。(六)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学院党总支现有4个教工党支部,4个学生党支部,学生和教职工党员共243名。党总支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十一五”期间学院先后获得2008年度全省“五好”基层党组织、2009年度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