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师范学院.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66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乐山师范学院.doc

乐山师范学院.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乐山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课程名称社会语言学任课教师陈丽梅授课班级03级系、03外本上交教研组日期2006.9.142006——2007学年度第1学期说明教学工作计划一般应有以下内容。1、教学目的要求。2、选用教材名、编者、版本,教师备课主要参考书节,介绍给学生的阅读参考书目。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如:处理教材,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的基本考虑。作业方式、作业量、作业处理方式。成绩考核措施。辅导措施。除通常的讲授课、习题课、实验课、讨论课外,打算安排哪些其它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其它要求。(以上三项可按学期编写,也可按课程周期编写)4、教学进度(此项必须按学期填入附表,并向学生公布)。5、需要提供的教具或其它教学条件。安排专人辅导工作,从事实验室建设,备课,进修的教师也应制订计划,一般应写明工作、学习的主要任务、目标及落实措施。本计划一式两份,一份自存,一份于开学后第一周内交教研组审查、补充修改后于第二周内交系。辅导教师的工作计划应由主讲教师指导编写。教师工作计划执行情况每学期应由教研组长做两次检查记录。教师工作计划一学年归档一次。教学计划内容:(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本课程的性质。并能用本课程的理论方法去分析社会语(二)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社会语言学概论》祝畹瑾编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参考书目:《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应用研究》于根元著,书海出版社,1996年《社会语言学》陈原,商务印书馆,2000年《当代社会语言学》徐大命、陶红印、谢天蔚著,中国社科出版社,1997年《社会语言学教程》游汝杰、邹嘉彦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传媒、语言、社会》俞香顺著,新华出版社,2005年《文化语言学》刑福义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女性社会学》王金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法律语言艺术》潘庆云著,学林出版社,1989年《媒体语言大家谈》姚喜双、郭龙生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三)教材处理鉴于教材偏重理论的方法介绍,考虑到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的限制,对教材重点有所取舍。由于本课程的选修性质,所以教学实际情况,改为专题讲解。(四)作业处理:鉴于选修课和本课程的性质,平时作业较周课时量有所增加,有六次全批全改的作业。(五)辅导形式以作业及平时练习为主(六)成绩考核本门课属于选修课,因而平时成绩占40﹪,考试占60﹪。(七)对学生要求1、以专题为纲,参看相关书目。2、在平时作业中,要注意收集、分析的真实性、典型性。(八)本学期教学内容大致有以下六个专题:一.社会语言学的学科性质、发展状况1、社会语言学的学科定位2、社会语言学的发展状况(注重我国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发展情况)3、社会语言学的应用方面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介绍三.语言与社会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2、社会变化与语言3、语言与文化4、语言与社会交际四.语言变体1、语言的社会变体2、语言的地域变体3、语言的功能变体五.语言接触1、语言接触2、双语、多语现象六.了解语言规教学进度表周次计划进度课时分配备注讲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参观测验123456第一讲、社会语言学的学科性质、发展状况第二讲、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介绍317第三讲第一、二节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2、社会变化与语言318第三章二、三节1、社会变化与语言2、语言与文化319第三章三、四节1、语言与文化2、语言与社会交际410第三章第四节语言与社会交际411第四章第一节语言的社会变体3112第四章第二节语言的地域变体213第四章第三节语言的功能变体1114第五章第一节215第五章第一节语言接触1116第五章第二节双语、多语现象217第六章了解语言规划2教研室审查意见:计划修改后基本符合要求。请按计划执行。教研室主任签名:赖先刚2006年9月25日执行情况检查记载第一次:教研室主任签名200年月日第二次教研室主任签名200年月日乐山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课程名称国外汉学史任课教师陈丽梅授课班级03外本班上交教研组日期2006.9.142006——2007学年度第1学期说明教学工作计划一般应有以下内容。1、教学目的要求。2、选用教材名、编者、版本,教师备课主要参考书节,介绍给学生的阅读参考书目。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如:处理教材,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学的基本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