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米开朗琪罗米开朗琪罗简介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盛期的代表。1488年起,就在佛罗伦萨画家D.吉兰达约的作坊学徒,后因爱好雕刻转入以保存古典雕刻遗物著称的美第奇庭园,受该园古物学家及雕刻家贝尔托尔多·迪乔瓦尼指导。但使他艺术上得益最多的仍是多纳太罗及古典雕刻的启迪。15世纪90年代初,即以才华出众受美第奇家族赏识,食宿于美第奇宫廷,并创作《阶梯旁的圣母》及《山陀儿之战》等浮雕。1494~1499年,米开朗琪罗一度游学威尼斯、罗马等地,创作《酒神像》、《哀悼基督》等名作,饮誉于时。1501~1505年间主要在佛罗伦萨创作,雕刻有《大卫》,绘画有佛罗伦萨市政厅的壁画《卡西纳之战》及圆形画《神圣家族》等不朽作品。1505年应罗马教皇之召赴罗马,为教皇朱里奧二世设计及制作陵墓雕刻,计划几经变迁,他为此断断续续工作40年而未能如愿完工,成为艺术家终生创作的一大遗憾。1508~1512年,米开朗琪罗完成了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屋顶壁画,这是他一生最大杰作,也是文艺复兴绘画的最大杰作之一。1520~1534年,他为美第奇家族坟墓制作雕刻及设计墓室礼拜堂。以后定居罗马直至逝世,晚年主要创作除西斯廷礼拜堂的祭坛壁画《最后审判》(1533~1541)外,以圣彼得大教堂(梵蒂风)的建筑设计为最重要,其中尤以大教堂圆顶的设计对西方建筑影响深远。米开朗琪罗15岁前后即以兼工雕刻绘画受到人们注意。他在画家吉兰达约作坊为徒不足3年,即尽得其师之艺,并作为助手参与D.吉兰达约主持的圣马丽亚诺韦拉教堂壁画,后来他在美第奇庭园倾心研究古典雕刻,并与人文主义学者、诗人接近,艺技和文化修养大有提高,少年之作即以突出的古典风格超越同侪。但他的少年创作绝大部分属雕刻,其中最早的《阶梯旁的圣母》(约1492)以圣母怀抱婴孩耶稣侧身坐于梯旁的姿式,表现了当时雕刻中罕见的粗朴壮突的形象,尤以姿态的沉静庄重深得古典风格的真髓。较后的《山陀儿之战》(约1492),以浮雕表现古希腊神话中拉庇泰人和半人半马的山陀儿拼搏撕杀的情景:人妖混杂,战况空前激烈,开始显示了米开朗琪罗集中一切注意于人体表现,特别是强力运动的人体表现的个人风格。他20岁左右创作的一些古典题材的雕像,就可达到神似之境,甚至被人误认为真正的古典遗物。《酒神像》(1497)即其代表作之一,它以完美的裸体表现和略显摇晃的醉态突破了15世纪雕刻的机械平衡构图。因此,这一系列的雕刻创作已表明青年艺术家卓越的才华。当他于24岁完成《哀悼基督》群像时(1499),整个罗马艺坛皆难以相信这件无与伦比的杰作是出自他手。于是他不得不在圣母衣带上刻下自己的名字──这是他终生唯一自留题名的作品。《哀悼基督》表现圣母在基督死后抚尸痛哭的情景,但米开朗琪罗一反传统表现圣母哀痛至极的惯例,强调圣母的秀美与沉静,甚至有意把圣母表现得比她死去的儿子还要年轻,用圣母青春常在的形象寄托人文主义关于人性崇高和不朽的理想。此外,群像的三角形构图和极为精致的细部刻画,也与大胆的艺术构思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使这件雕刻成为米开朗琪罗第一个震惊艺坛的杰作。米开朗琪罗性格方能得心应手地工作。为身边琐事而忙碌,对于他来说简直是种折磨。尽管在认为值得耗费精力的大事上,他果断而有魄力,可是在小事上,他却羞赧不前,例如他就从来不愿出面举行一次晚宴。在他塑造的成千上万的人物形象之间,没有一个被他遗忘过。他说,不经预先回忆一下,他是否已经用过这个形象,他是绝对不动手勾画草图的。因此,在他笔下,从不见重复。尽管在生活的一切方面他是那样地温善、随和,可是在艺术上他是难以想象的多疑和苛求。他亲手为自己制造锯子、雕刀,不论什么细微末节,他都不信托别人。一当他在一件雕像中发现有错,他就放弃整个作品,转而另雕一块石头。由于他往往不能把自己的宏伟构思付之实现,甚至在他的天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时,他所完成的雕像还是为数不多的。有一次,一刹那之间他失去了耐心,竟把一座几乎峻工的巨大群像打得粉碎,这是一座《哀悼基督》的雕像。一天,红衣主教法尔耐兹在斗兽场附近碰见了这位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在雪地里行走,主教停下车子,问道:“在这样的鬼天气,这样的高龄,你还出门上哪里去?”“上学院去。”他回答说,“想再努一把力,学点东西。”米开朗琪罗的门徒,骑士利翁纳曾把他的肖像刻在一块纪念碑上,当他征询米开朗琪罗的意见,问他想在阴面刻上什么的时候,米开朗琪罗请他刻上一个由一条狗引路的盲人,并加上如下的题辞:我将以你的道路去启示有罪之人,于是不贞洁的心灵都将皈依于你。米开朗琪罗雕塑作品《阶梯旁的圣母》《摩西》《哀悼基督》《大卫》天顶画《创世纪》局部绘画作品欣赏素描作品欣赏米开朗琪罗的事迹1505年应教皇朱理二世邀请,米开朗基罗赴罗马为教皇在圣彼得教堂内建造陵墓,雕刻家历经艰辛磨难为陵墓留下名雕《摩西》和《奴隶》等雕像,米开朗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