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盲点.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4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思考的盲点.ppt

思考的盲点.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位同學來辦公室。他問︰“人生的價值是否有確定的標準﹖”心想,又是一此些龐大的哲學問題,怎樣回答才會比較完滿﹖想了一會。“那麼,你認為人生有沒有確定的標準?”我問。“我認為沒有。”他回答得很直截。“人生並沒有確定的價值的﹔理由很多。將人和宇宙對比,就明白人是如此渺小,生存的幾十年中,不過是宇宙歷程中的一瞬。另一方面,人不知為何來到世界,也不明白死後有沒有另一種生命型態,我想大概死後什麼都會沒有。因此,生存並沒有永恆的意義,只有過程中的效應問題。所以,我認為現實上的一些價值規範,僅僅是些‘遊戲規則’,是為了維持社會的穩定,促進經濟效益的。人要在社會中生存,就要服從這些遊戲規則,否則被擯出局。而這些遊戲規則並沒有永恆性﹑確定性的,一旦時移世易,例如政治條件改變,經濟條件改變,遊戲規則亦隨之修改。我認為人活著,就應該活得精采,盡量表現出自我的特質。因為人生短短幾十年中,好像一個舞台,生生死死,演來演去,一瞬又換上另一批面孔;所以只有把握當下,讓自己活得快樂,享受人生。又過程中,不防“博一博”,以求燦爛一時,以求永恆不朽……。”他一口氣說了許多,可見他平時喜歡思考。“說得也很有道理,但是人生真的如此嗎?你的推論,表面上很樂天,但內裏有一種虛無主義的傾向,因為你的信念中,是認為人生存本身沒多大價值,甚至是虛幻的;所以只好在虛無的流中,盡量博取瞬間的感受,將人生的悲劇性,用喜劇的方式來演繹。”“那麼,人生真的有確定的價值嗎﹖”他問。“這個問題並非想像中,可以用斷語的方式回答。我們說是或者不是,並不能窮盡地,回應這個問題。”我回答。“因為,這類人生問題,都屬於價值領域,而價值領域必須涉及意志之抉擇問題。只有認知的領域﹑知識的領域,才有明確的真﹑假值;而涉及意志的,則有創造性,有未來的可能性。”“人有意志,表示人可以抉擇他的生存方式。你剛才不是由於對人生有某種信念,而抉擇如何生活下去嗎?那些對人生的想法,可以用理性的方式繼續討論﹔但是,你運用了意志去抉擇生活方法,則很明確的。”“那麼,人有意志,是否就表示人生有確定的價值呢?”他再問。“並非如此直接推論的。我只表示︰人因為有意志,而意志既涉及抉擇問題,則意志可以決定其生存的方式。那麼,人生是什麼,就非想像中,完全被決定的﹔而是,隨著我們的意志的抉擇,創造它的意義。”“對這個意志抉擇的問題,我們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來說明。首先,我們將人與動物作對比﹔動物雖然有意志,但牠們的意志並非自由的,牠們必須從生物本能的規律而延續﹔春天就求偶,冬天耍冬眠,都沒所謂自由抉擇的可能。因此,我們說動物只有發展史(Evolution),而沒所謂歷史(History)。只有人,他可以憑藉其意志的抉擇,開創不同的價值領域﹔他可以超越當下的現實性,冀望未來的理想﹔他可以捨己救人,也可以仰望永恆的神聖世界……。人類因為有此自由意志,所以創造了文化,將“第一自然”轉化為“第二自然”。第二自然就是一人文的世界(Humanisticworld)。”“只要審視一下人類的歷史,就會發現歷史中偉大的人格,都是自覺地創造其生存方式﹔所以“人生是什麼”,並不是一個實然問題,而是自覺自決的創造活動。最終,只有你自己才可以決定人生是什麼。存在主義者沙特說︰人本身沒有本質(碓定的特性),所以人什麼都不是﹔也因此,人是什麼都可能的,人是自由的﹔當人說“不”的時侯,就會明白你是自由的。”“但是,人那麼渺小,生命如此短暫,活著如過眼雲煙,不是很迷惘嗎?”他問。這是另一層次的問題。當我們以自己的形軀生命與宇宙對比,自然得出量上的龐大差距﹔但此種觀點有一個盲點,就是將“自我”看成孤離的個體,所以才會有這種對比。”“人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嗎?”他驚訝地問。“人當然是一個個體,但並不表示他是一個孤離的個體﹔他和他人有感通的可能﹔他和社會有種種關係﹔他更和自己的民族﹑國家﹑歷史有傳承的關係。人是活在歷史當中,他的生存環境﹑經濟條件﹑政治體制﹑個人的思想信念﹑個人的性格﹔無一不是在一種傳承的關係之中。只不過,我們好像魚活在水中,忘記了水的存在而已。”“我們現在之所以強調個人主義,認為人生就是表現自我,以自我為中心﹔實則仍然是社會潮流所模塑,並非真的由自己所抉擇。為何時下流行個人主義,我們暫不討論﹔只要用些對比的方式,就很容易明白你當下的人生觀,並無必然性。”“西方中古時代,人都相信神高高在上,人應全心全意奉獻給神,放棄自己的個體。蘇聯共產主義統治時期,重視的是集體,否定個人的個性,一切以黨為領導﹔可見個人主義的想法亦緣起而有,非一定如此。人的價值信念,的確可以受外在的社會﹑經濟或政治條件所塑造,所以從潮流的角度,人都是不自覺的。甚至你相信個人是最重要的信念,亦是不自覺。”“你不是說過,人可以抉擇其人生的方向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