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和知觉 普通心理学.pptx
上传人:骑着****猪猪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X 页数:105 大小:18.9MB 金币:2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感觉和知觉 普通心理学.pptx

感觉和知觉普通心理学.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3.1从刺激到感知3.1从刺激到感知3.1从刺激到感知3.1从刺激到感知3.2各种感觉3.2各种感觉3.2各种感觉3.2各种感觉3.3知觉(1)对象性(2)整体性邻近原则相似原则连续原则闭合原则好图形原则同域原则3.3知觉//3.3知觉/(4)恒常性知觉恒常性是指人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的客观条件的改变而保持其知觉映象的过程。知觉恒常性是个体知觉客观事物的重要知觉特征,它在视知觉中表现比较明显。在视觉范围内,知觉恒常性的种类有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方向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和亮度恒常性等。1.大小恒常性2.形状恒常性3.方向恒常性遇到自己不熟悉的、复杂的环境,像进入了茂密树林中时,就不容易识别出方向。在看一些不熟悉国家的地图时,可能不清楚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如下图是歌手脸部颠倒的照片。4.明度恒常性明度恒常性是指当照明条件改变时,人知觉到的物体的相对明度保持不变的知觉特征。如将黑、白两匹布,一半置于亮处,一半置于暗处,虽然每匹布的两半部分亮度存在差异,但个体仍把它知觉为是一匹黑布或一匹白布,而不会知觉为是两段明暗不同的布料。5.颜色恒常性颜色恒常性是指个体对熟悉的物体,当其颜色由于照明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时,颜色知觉不因色光改变而趋于保持相对不变的知觉特征。如室内的家具,在不同色光照明下,对其颜色知觉仍保持相对不变。深度知觉(视空间知觉)(一)什么是深度知觉深度知觉也称立体知觉、距离知觉,是个体对远近物体判断或辩识立体的视知觉。视网膜作为一个两维平面,要形成三维空间知觉,必须借助各种主客观条件,主要涉及的是三维空间线索。人通过深度知觉来判断自己与环境中各种客体之间的关系。(三)单眼线索单眼线索又称为单眼深度线索,指用一只眼睛观察物体获得立体知觉时运用的有关线索。1.线条透视线条透视是指平面上的物体因各自在视网膜上所成视角的不同,从而在面积的大小、线条的长短,以及线条之间距离远近等特征上显出能引起深度知觉的线索。2.遮挡遮挡是指当一个物体部分地掩盖另一个物体,被遮挡的物体会自动地被知觉为比遮挡物离知觉者更远些。遮挡是一种重要的深度线索,例如,当远处的房子和树木处于并排位置时,一般很难判断出孰前孰后,而当远处的树木遮挡了房子一角时,就很容易判断出树木在前,房子在后。3.纹理梯度(质地梯度)纹理梯度又称为结构级差,指视野中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投影密度有规律的、有层次的递缩或递增变化,这种变化产生了远处密集和近处稀疏的视像,为深度知觉提供线索。如当平视由长方形大理石铺成的路面时,远处大理石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小、密度大,而近处的大理石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大、密度小,物体的这种物理分布在视像密度上的变化,提供了深度知觉线索。4.空气透视物体反射的光线在传送过程中,由于空气的过滤和光线的散射等作用会发生某些变化,从而使远处的物体显得模糊,细节不如近物清晰,个体据此推知物体的距离。5.明暗和阴影在光照条件下,物体会在背光的一面产生阴影,因此,阴影反映了相对于光源的位置,由此产生的物体各部分明暗差异,成为深度知觉或距离知觉的线索,可以帮助个体了解物体的三维形状。对明亮物体的知觉会显得近些,而对灰暗或阴影中的物体的知觉,则会显得远些。这些都成为距离知觉的线索。6.相对大小在平面上,相对大的物体看起来近,而相对小的物体看起来远。人们可以据此来判断物体的距离或辩识立体物体。7.相对位置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视野中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较高的物体显得远些,而位置较低的物体显得近些。8.运动视差与运动透视运动视差又称为单眼运动视差,指观察者的视线,在横向移动时见到周围环境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的差异。由于不同距离物体的视角和变化速度不同,会引起相对运动视差,此时当环境中的物体固定而观察者的头或身体移动时,会觉得较近的物体在向与其相反的方向移动,而且看上去近处的物体运动较快,较远的物体则向相同方向移动,而且远处的物体则运动较慢。观察者向前移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相应地产生连续的运动,表现为远处的景物流动速度相对较小,近处的景物流动速度相对较大,这种现象称为运动透视,它是整个视野中运动视差的整体模式,反映为物体纹理梯度的变化。如当飞机在机场降落时,乘客可以感觉到近处的景物以较快的速度流动,远处的景物以缓慢的速度流动,根据景物流动的不同速度就能判断物体距离的远近。(二)双眼知觉线索双眼知觉线索包括双眼视轴辐合、双眼视差。1.双眼视轴辐合由于辐合,物体的映象才能够落在两眼视网膜的中央窝上,从而获得清晰的视像。因此,人在观察物体时,两眼视轴必须向鼻侧辐合,才能使物体在两只眼睛中的视像都落在中央窝这一感受性最高的区域,并获得视像。双眼视轴相交于物体上并形成一定的交角,称之为辐合角。当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