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氧化铝→铝土矿→地壳暗线.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铝→氧化铝→铝土矿→地壳暗线.ppt

铝→氧化铝→铝土矿→地壳暗线.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NOESP”子课题:化学教育中科学风险认知与决策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明线:从铝土矿中提取铝(课题)铝→氧化铝→铝土矿→地壳暗线:科学风险认知与决策能力(主题)知识→认知→能力→素养“五线”融合:情境、问题、活动、知识、认知“五性”统一:知识复杂性、认知阶段性、能力发展性教学探究性、学习创造性苏教版必修1教材的变化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变化1:课时内容的变化铝及铝合金→铝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从铝土矿中提取铝(逆→正)变化2:铝土矿杂质的变化Al2O3、Fe2O3、SiO2等→Al2O3、Fe2O3等→Al2O3等(多→少)教材使用的“五”层境界第一层:教材包含了什么内容?第二层:内容重点与难点是什么?第三层:内容如何组织与整合?第四层:如何看待教材文本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什么要求?教材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什么要求?第五层:教材蕴含着什么?教材折射出什么学科教育理念?教材折射出哪些教育目标?(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1公斤:30+12元(网购)环节一:感知工业生产环节二:探究化学原理海水中环节三:理解工艺流程溶解实验设计比较:(2015.12.04)实验1:探究氧化铁与不同浓度硫酸的反应情况向盛有氧化铁粉末的3支试管(编号:①②③)中分别加入1mol/L硫酸、6mol/L硫酸、浓硫酸各2mL,振荡,静置。观察现象。(加热)实验2:探究硫酸铁与强碱、弱碱的反应情况试剂:硫酸铁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氨水等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等。实验设计比较:(2015.12.17)⑴向盛有相同质量铝土矿粉的2支试管中(编号:④⑤)分别加入3mol/L硫酸溶液和6mol/L氢氧化钠溶液各5mL,振荡,静置。观察现象。⑵取“酸溶”和“碱溶”(均加热了1小时)后的上层清液各2mL于2支试管中,分别逐滴加入2mol/L氢氧化钠溶液和0.1mol/L硫酸溶液。观察现象。⑶取离心机分离后的上层清液来做实验。6.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的一门科学。【初中课本】7.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美国化学家格林•西奧多•西博格】8.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美国著名化学家R•布里斯罗、化学的今天和明天】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10.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分子和创造分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铝工业生产的意义、现状和问题,理解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化学原理,能够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通过自主互助、实验探究、交流分享和反思评价等活动,体验设计和应用方案的过程,体会选择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体悟真实的、有用的化学。3.感受冶炼铝的历史和方法的变化,体悟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4.感知和理解科学风险,感悟知识的复杂性和认知的阶段性,培养和提升决策能力。学科的特点、知识的价值→学习的意义学生知道了什么?→学生学会了什么?问题设计Q1:观看视频,你有什么问题?(引导)Q2:为什么要提取铝?(过渡)Q3:实验室如何制取铝?(辅助)Q4:工业上如何制取铝?(核心)Q5:为什么要从铝土矿中提取铝?(过渡)Q6:向铝土矿粉中加入的“腐蚀液”可能是什么?(引导,工业上如何从铝土矿中提纯氧化铝?核心)Q7:如何从铝土矿中提取铝?(总结,中心)Q8:研究、分析工艺流程,你有什么问题?(反思)Q9:中国的铝土矿资源比较欠缺,怎么办?(开放)(设问启智、追问拓智、提问生智!)环节一:感知工业生产(感知→感想→感悟)环节二:探究化学原理(重点)(体验→经验→检验)(实验)环节三:理解工艺流程(难点)(了解→理解→应用)2AlCl32Al+3Cl2↑学案设计(资料卡)1.几种物质的熔点(NaCl、MgCl2、AlCl3、Al2O3、Na3AlF6)2.“赤泥”(赤泥介绍,化学成分含量表)3.高铝粉煤灰—“潜在铝资源”4.铝的再生—“新世纪材料的亮点”5.中国企业海外单笔投资最高纪录6.世界上工业铝电解设备与技术类型(4种)7.中国的铝生产量图表(2003-2013)8.中国的铝消费量图表(2006-2013)科学风险的特点与分类实验、生产、社会等风险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