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1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2、引导学生认识“雁、庐、鉴”3个生字。重点:从诗歌中了解大自然然的语言,认识“雁、庐、鉴”3个生字。难点:懂得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过程:一、导入大自然手中的画笔色彩斑斓,,大自然独有的语言更是魅力无限。今天,我们就来自主阅读戴巴棣的诗歌《大自然的语言》。二、初次自学诗歌。1、认读生字词,并把诗歌读通读顺。2、为诗歌标上小节号,思考:诗歌讲了哪几部分内容?3、小组内交流、订正。三、再次深入阅读诗歌,独立完成下面的检查题。(一)字词练习1、选字填空。燕雁(1)我家的屋檐下有个()子窝,里面新增的几只小雏儿,可爱极了。(2)秋风一起,大()就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的队伍向南飞了。2、查一查“鉴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照诗歌内容填一填。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中的现象现象传递的信息大自然中的现象现象传递的信息(三)选择填空,并写出理由。别以为人才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这语言到处都有,________就能___(竖起耳睁开眼)(听见看见)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基米的洗澡的时候,学会了鉴别皇冠。可别人也都洗澡,为什么不会__________(计算浮力。把浮力计算?)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从“词语采集”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小组学习1、小组内交流检测题的答案,意见不统一时,询问老师。2、自主评价检测题的完成情况。3、交流、讨论问题(1)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你从课文中提到哥白尼、阿基米德、富兰克林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用自己的说一说。(2)你还从生活中发现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五、朗读课文1、以小组为单位,分小节朗读课文,评选出最好的`,参加全班的赛读。2、各组代表在全班进行赛读。六、仿照2—9小节自创诗歌一节。如:哗啦,哗啦,风儿刮起,小河里的冰悄悄融化,叶片飘落。大自然的语言在小河中流淌,风与叶共同奏出,带给我们一个春天的童话。秋天的乐章。七、作业。《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能据词读准多音字"假"的读音;理解10个新词语的意思。2.能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能仿效例句用"只要……就能……"写句子。3.能背诵课文。4.能用阅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阅读课文,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所介绍的科学知识,培养爱大自然爱科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背诵课文,用"只要……就能……"造句。教学难点:运用阅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读懂课文,仿写诗句。一、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4个生字,能据词读准多音字"假";理解"准是"等词语的意思;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2.尝试背诵第2~6节。3.能用读儿童科普文章的方法阅读课文,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所介绍的科学知识,培养爱大自然爱科学的兴趣。(二)教学过程1.揭题,明确学习任务。2.复习本单元提示,了解儿童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3.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根据音、形、义的'不同要求自学生字词。(2)读通课文,要求正确流利。(3)质疑问难。(4)自学检查。①能据词读准多音字"假"。假如请假假装弄虚作假病假②组词雁()编()逗()燕()偏()豆()③小组轮读课文,集体正音。④质疑释疑。4.再读课文,学习2-6节。(1)录音范读,说说这首诗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用"--"划出。它们都说些什么呢?用"--"划出。(2)学生交流归纳,教师板书。观察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白云飘得高高明天准是晴天蚂蚁忙着搬家出门要带雨伞蝌蚪在水中游泳春天来到人间大雁在编队南飞秋天已在眼前(3)课文是怎样用生动的语言来介绍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一节涛反复研读、体味。(2-6节教学动态控制,根据学生交流的顺序编排教程。)①第2节: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准是",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②第3节:用"因为……所以……"说一句话。③第4节:什么叫"逗点"?出示: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点?这是什么句?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④第5节:结合课文理解"编队"。出示:大雁在编队南飞,像不像省略号?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⑤第6节:借助插图理解"年轮"。(4)朗读第2-6节,尝试着连起来背诵。(5)讨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