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习目标历代饮酒诗句一组酒诗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襄阳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劝酒诗《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劝酒诗》白居易劝君一杯君莫辞,劝君两杯君莫疑,劝君三杯君始知.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趋走。身后金星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背景简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正音检查预习:1、指出下面加线字读音有错的一项:()A、馔玉(zhuàn)B、恣意(zì)C、将进酒(jiāng)D、欢谑(xuè)2、下面通假字中有错的一项:()A、径须沽酒(沽:酤)B、所守或匪亲(匪:非)C、与尔同销万古愁(尔:你)D、卒廷见相如(廷:庭)3、解释下面“将”的意义:①将进酒()②呼儿将出换美酒()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⑤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⑥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不得惜()初步研读2、李白是抱着“奋起智能,愿为辅弼”的宏愿来长安入仕的,但从接下来的六句诗看,李白在政治理想破灭后,好像很安于这种颓废享乐,放浪形骸的生活。怎样理解这种现象?假象,是李白借酒来消释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3、如何评价李白在失意的暮年还唱出“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种高度自信的豪迈语句呢?对后世有何影响?坚定向上的信念,渴望用世的乐观精神。自信,乐观4、酒逢知已千杯少,李白痛饮狂歌,对朋友愤言“钟鼓馔玉不足贵”,是由衷之言吗?为何“但愿长醉不复醒”?不是。是反语,统摄全诗的中心句借酒麻醉,减轻愁苦5、李白为什么说“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又为何单说曹植呢?对荒唐社会的愤怒嘲讽和痛彻总结相似之处:诗才敏捷,才华横溢,遭受排挤和压抑而命运坎坷,大志难酬而沉溺酒乡。6、诗的最后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的“高堂明镜悲白发”首尾照应,有何作用?强化了整首诗的悲愁愤激的氛围统摄全篇的主旨句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诗人为什么会“但愿长醉不复醒”――――这是诗人的悲愤之词。李白秉拿云之志,抱旷世奇才,常自比于谢安、诸葛,希望辅佐君王,成就不世之业。却因君王昏庸、权奸当道、政治腐败、社会黑暗,诗人的抱负根本无法实现。理想彻底破灭。他无力改变这一切,于是只好逃入酒乡,从痛苦中摆脱出来。比较主旨句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上的异同内容上相同的是,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所不同的是,前者所谓“开心颜”包含着个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而后者所谓“长醉不复醒”显得消极一些。总起来说,前者于愤激中略见昂扬,后者于愤激中略见低沉。在表达形式上二者的不同是很明显的:前者是直白,锋芒直指“权贵”;后者是曲达,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之所以有上述不同,跟诗人创作时的心境和所选用的题材有关。《梦游天姥吟留别》写于初离长安之时,诗人余恨未消,又以游仙为题材,而“安能”二句有卒章显志的作用,不能不直截了当地说出诗人心中的意愿;而《将进酒》作于此后约七年光景,又值朋友欢聚饮酒,尽吐胸中块垒,也要跟饮酒合在一起说,因而只能采用曲达。诗中表达的情感脉络层次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与尔同销万古愁。”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全诗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李白毕生的追求,是李白的一个梦,然而当无法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