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及强化3.ppt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5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及强化3.ppt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及强化3.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课时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一、君主专制政体特征1.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2.西汉:频繁换相,实行“中朝”制度3.东汉:设尚书台(中台)4.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5.宋代: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6.明代:废丞相,权分六部7.清代:设立军机处——皇帝权力逐步强化,宰相权力逐步削弱。皇帝汉武帝所用丞相十三人,下狱死者占其半,生者如田蚡、石庆、公孙弘辈,只能装聋作哑,唯命是从而已。以至于讨论出兵边疆的大事,汉武帝竟说“田蚡不足与计”。汉武帝如此重用内朝官,用近臣、内朝来压制宰臣和外朝,所以当他拜公孙贺为相时,贺竟伏地大哭,不受印绶。执行枢密院1.秦代: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史2.汉代:中央:御史大夫;地方:刺史3.唐代:御史台;4.宋代:提点刑狱司;5.元代:监察御史;6.清代:都察院历史上称汉文帝时代开始的委派丞相下属的官吏出察的行政监察形式为“出刺”。所谓“刺”,有侦问察探的意思;由于这种官员往往为丞相的下属官员“史”来充任,于是又称为“刺史”。刺史职级仅为六百石官,秩位不高,但是出刺时却是作为朝廷的正式代表,可以监察二千石的地方官僚和王国相,也可以监督诸王。刺史的职权虽重,却不直接处理地方行政事务。由此体现了小大相互制约、内外相互协调。1.秦→西汉:郡县制→郡国并行制2.东汉→宋:三级(汉:州郡县→唐:道州县→宋:路州县)3.元明清:行省制度(元:省-路-府-州-县;明:省-府-县;清:省-道-府-县)——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行省制的内容:新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它的历史和中国的历史息息相关,荣辱与共。在中国古代文献里,台湾被称为“蓬莱”、“岱舆”、“瀛洲”、“岛夷”、“夷洲”、“琉求”等。从三国时代开始,便逐渐开拓、经营台湾。元代元世祖在澎湖首次设立了官府“澎湖巡检司”,负责台湾澎湖的事务,隶属于泉州同安县。1624年,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开始了38年的殖民统治。1661年伟大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领25000名士兵登陆台湾,于1662年2月1日迫使荷兰人投降,收复台湾。1684年,台湾设府,隶属于福建省台湾厦门道。1885年,台湾正式由府升格为省。1.西周(春秋前):世官制2.汉-魏晋南北朝:察举制(汉武帝)→九品中正制3.隋唐-明清:科举制举荐的标准是:德行和才能科举考试的影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封建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封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