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专题一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0.5M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1部分专题一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

第1部分专题一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部分背核心语句1.我国古代自秦朝以来皇权至上,法令出一。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君权与相权矛盾发展的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2.中国古代王朝设置监察机构,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三个阶段。4.行省制度是对郡县制度的继承和发展,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记知识纲要一、法令出一1.创立秦始皇确立了“皇帝”制度。2.特征皇帝集行政权、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3.弊端皇权带有性、随意性的特点,影响了国家政治决策的合理性。4.影响(1)历代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2)君臣关系,实质上是“”和“奴才”的关系。[探究升华]二、君权和相权1.帝相矛盾(1)“相”作为帝王的政治助手,帝相之间难免发生矛盾。(2)帝王往往采取限制的方式以独揽行政大权。2.权力消长(1)西汉:①背景:汉初,丞相有相当大的权力;汉武帝幼年即位,丞相把握行政大权。②措施:频繁更换丞相,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建立“”与“外朝”。(2)唐代:①中央设中书省、和尚书省三省,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等同于宰相,相权分散。(3)宋代:①设为行政机构,长官简称“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②增设“”作为副宰相。③设管军事,长官为枢密使;设三司以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3.演变趋势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1.监察机构的设置(1)秦代:在中央政府和一级行政机关内,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2)西汉:①中央:主管的机关是当时最主要的监察机构。②地方: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一人监察地方政治。(3)唐代:御史台定期到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4)宋朝: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的官员。(5)元朝:人命重案以公文移送,由监察御史复按。2.评价(1)积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2)消极方面:专制制度的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是有限的。[探究升华]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1.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2.察举制(1)含义:是由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2)概况:①兴起:西汉时期。②演变: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为九品官人法,即。(3)评价: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3.科举制(1)创立:隋朝创立。(2)特点:考试科目和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3)评价:①破除了垄断官场的情形。②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③有益于社会风气的形成。④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⑤实际上是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被最高掌权者控制的制度。⑥八股取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的人。五、行省的设置1.郡县制的演变(秦汉)郡、县两级→(唐)道、、县三级→(宋)路、州、县三级。2.行省的设置(1)创建时间:元代。(2)主要内容:①全国分设十个(行省)。②另设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分别由中书省和管辖。(3)与中央关系:①行省行使权力时受到节制。②中央以机构监督行省官员。③中央采取等形式对行省官员加以控制。(4)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秦朝到元朝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例1](2010·山东高考)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解析]本题考查北宋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意在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能力。从材料来看,北宋的中书省、枢密院和三司分割了宰相的权力,实现了君权对相权的限制,从而加强了君主的权力。[答案]C从汉至元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表现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越来越大,地方权力越来越小。总趋势是君主专制政体不断强化,这是君主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1.《宋史纪事本末》卷2载:“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一矣。”这段材料表明宋代()A.实现了国家统一B.开始实行郡县制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增强D.郡守、县令由中央任免解析:“朝廷以一纸下郡县”的涵义是朝廷政令得到贯彻,“天下之势一矣”说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增强。宋代始终未完成国家统一,A项错误;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B项错误;D项表述本身正确,但与材料含义不符,且郡守、县令的称谓与宋代的官制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