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结构.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4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一)教师结构.doc

(一)教师结构.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壹、學校現況一、現有資源(一)教師結構本校九十三學年度第二學期專任教師總計為243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29名、助理教授39名、講師170名、技術教師3名,另有助教7名;助理教授以上師資比例佔講師(含技術教師)以上人數之28.81%。(二)館藏資源圖資中心為支援各系科之研究工作,提昇館藏品質,提供最新之資訊,每學年編預算採購中西文圖書及訂閱多種中西文期刊,目前館藏統計及圖書館資料使用率統計如下:1.館藏統計:(統計至94年5月底)圖書期刊非書資料網路資源其他中文外文電子書中文外文電子期刊中文外文館合借書證119,84118,01220043411110048,2413,40755279137,853(冊)1,549(種)11,648(件)55(種)279(件)總計151,384(件)2.圖書館使用率:(統計至九十三學年度第二學期)學年度學期教師借閱總冊數學生借閱總冊數師生進出圖書館總人次師生借書總人次89下179120142834291067690上10531032044950530790下10341153854956613091上125713936600451337291下17231808959577891492上15912098152716817292下18621991063375920993上29652220281086177443(三)電子資源電子資源為圖書館新增可利用之資源,不但大幅縮短使用者往返圖書館之時間,也擴充了圖書館的虛擬館藏;中心圖書館於94年度採購之電子資源清單如下表所示,可使用之電子資源清單如附件。1世界美術資料庫2歷史照片資料庫3HospitalityTourismIndex觀光旅遊資料庫4EBSCOhost--AcademicSearchElite(ASE)5ProQuest--ABI/INFORMResearch6ProQuest--AcademicResearchLibrary(ARL)7FSTA(1990-)8全國科技資訊網路會員年費9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四)電腦教學設備目前全校電腦設備共2104台(一般工作PC2050部、伺服主機54部)。其中屬資訊組電腦教室設備有共有6間,分別為1.Pentium41.7Gx157台(分置3間教室);2.Pentium42.4Gx57台;3.Pentium42.8Gx57台;4.Pentium43.0Gx50台,作業系統為windows,因有購買微軟全校授權合法軟體安裝有office2000、office2003、VisualStudio.NET2003、Vb6.0、FoxPro6.0,另外課程需要有購置合法版權有PhotoImpact7.0、PhotoShop6.0、Flash、Dreamweaver等多種軟體。校務行政伺服器3部、proxy代理伺服器4部、教職員工及學生郵件伺服主機各1部、DNS2部、會計系統1部、流量分析報表系統1部、NAT系統、網路管理軟體、郵件過濾閘道伺服器、跨校漫遊主機、討論區主機、網路即時監控警報通知系統、防毒伺服器、檔案傳輸ftp、校部Web、色情防治伺服主機、MRTG、隨選視訊VOD…等伺服主機多部,其作業系統分別有WindowsNT、Windows2000Servere、Linux、FreeBSD等多種。(五)其他:本校其他各行政單位及教學單位皆秉持服務師生之理念,加強行政作業電腦化之改善及教學設備之添購,以使全校師生滿意學校之各項作業環境。二、學校發展方向、及執行重點特色(一)學校發展方向為因應國內教育環境之各項變化,本校以既有之基礎及特色來辦學,以邁向科技大學的辦學為方向,短期內規劃為人文與科技均衡發展的中型技術學院,以科技大學的各項標準邁進,適時改為科技大學。4◎增設適當之系組本年度增設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另利用本校具備美術設計方面之基礎特色,增設流行設計及室內設計等有關設計方面之系組,亦全面檢討現有系組名稱,必要時進行改名,使系科招生更具競爭力。◎提高教學品質及績效積極增聘學有專精博士學位及助理教授以上師資,更積極設置技能檢定考場,輔導並鼓勵學生參加各項技能檢定,另鼓勵教師進修博士學位,並至企業界研習及取得乙級技術士證照或專業證照;加強英語文教學認證;注重專題製作及研究;增涉及更新實習(驗)室。◎倡導學術研究風氣,提高研究水準成立研究中心;加強建教合作;擴大據辦學術演講及研討會;增加研究空間;鼓勵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