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论与问责公正——网络舆论引发的行政问责现象探讨(常用版).docx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3.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网络舆论与问责公正——网络舆论引发的行政问责现象探讨(常用版).docx

网络舆论与问责公正——网络舆论引发的行政问责现象探讨(常用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网络舆论与问责公正——网络舆论引发的行政问责现象探讨(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21年第5期网络舆论与问责公正——网络舆论引发的行政问责现象探讨口邓蓉敬摘要: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已经引起重视,但对行政问责的影响并未受到关注。行政问责固有的特性,使得它并不能和司法审判一样具有较强的“免疫力”。如果不重视行政问责中的网络暴力和舆情审判,整个行政系统将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只有将民意和法意有机融合并健全网络问责的程序性规定,才能确保问责公正,促进网络问责和网络自身的健康发展。关键词:网络舆论;行政问责;公平公正中图分类号:D6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007—9092{2021)05—0044一06近年来,网络舆论导致的行政问责事件接连发环正在形成。如何合理吸收和采纳网络舆论中的民生并有飞速发展之势,不能不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意,如何提升网络舆论催化下的行政问责的公平性和反恩。一方面,公民通过网络监督政府活动,并对与公正性,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崭颏而棘手的失职渎职官员提出问责,体现了公民权利对行政权问题。力的有效制约。这种新型的制约机制,有效地弥补一、促进行政问责的深入发展:了我国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网络舆论的积极功能网络所固有的特性,网络舆论有时并不代表真实的民意,一些极端的、非理性的舆论充斥网络,并给政行政问责是指特定的监督监察机关或上级领导府施加种种压力。为了尽快地平息网络舆论,政府部门就政府部门或政府官员的违法失职行为、不良部门往往过分地迁就和妥协,匆忙地对有关人员进品行等提出的训诫与惩治。行政问责的广度与力度行问责。由于问责的公平与公正缺乏实体和程序保与社会民主政治发展水平基本上是一致的。社会民障,有关人员有时受到不公平对待,其他人员也因此主程度愈高,行政问责的范围愈广、力度愈大。网络产生失望和抵制心理。同时,这种惯常的思维定势社会的迅猛发展似乎打破了行政问责的发展速率。和操作方式给网民释放出一些错误信号——只要网强大的网络力量催生行政问责事件数量不断增加,络舆情暴涨,政府就会息事宁人。于是,更多的非理力度不断加大,甚至使政府部门时常陷入防不胜防、性因素开始滋长,网络暴力得以生成,政府又要以更措手不及的窘境。大的动作处理相关人员。显然,这种可怕的恶性循网络媒体时代,行政问责固有的封闭性、自决性作者简介:邓蓉敬,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当代社科视野》编辑部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本文系中共浙江省委党校青年教师学术促进会2021年度青年课题“网络舆论与问责公正:网络舆论引发的行政问责研究”(Qc磁01213)的阶段性成果。万方数据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21年第5期逐渐开始打破。正如美国麻神理工学院媒介实验室者、问责动议的提出者,还可能是问责过程的追踪者主任尼葛洛庞帝指出,在信息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是和问责结果的监督者。在此情况下,有关部门是否没有执照的电视台。①试想,有执照的电视台有时问责,如何问责,已经不可能进行封闭式的自我决都使政府部门焦头烂额,何况是那些没有执照的电策。履行问责职责的部门必须时刻关注网络舆情。视台!更何况,每个人都可能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及时向网络媒体通报事件的调查和处理结果。因视台。网络舆论对政府管理和政治生活的挑战可想此,问责的过程从封闭走向公开,从政府内部主导走而知。就行政问责而言,网络舆论的挑战和冲击主向网民积极参与。无疑,这是行政问责的历史性突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破。首先,网络舆论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政最后,网络舆论以社会常识和道德底线作基础,治生活,推动行政问责的范围不断拓宽,力度不断加推动行政问责更加趋于公平和公正。在封闭式的环大。如果说传统媒体时代政府部门还可以对某些违境中,行政问责的公平和公正往往受到诸种因素的法行为遮遮掩掩、避重就轻的话,网络时代的政府基影响:当事人和领导者关系密切,受到的惩处可能会本上不具备这种能力。网络恢恢,疏而不漏。只要较轻;事件传播开来可能对单位的荣誉造成很大的是政府部门或政府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网络都会损失,有关部门要求适可而止甚至轻描淡写;事件盘进行无情地揭露和批判,直至将违法犯罪人员绳之根错节,严肃处理起来涉及面广,其中有些人员不得以法。网络舆论不但对违法行政行为进行监督,还不进行保护,等等。当网络舆论全方位、深层次介入对合法但不合理、或不良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政府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