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护理美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革刘琼(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421001)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美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的护理美学教育还存在着如师资缺乏、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认识不足等问题。笔者就教学现状,探讨改革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护理美学》教学水平,促进护生适应整体护理的需求。关键词护理美学;教学;改革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护理学的发展,人们对护理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病人入院后,往往有特定的审美期望,希望得到护士的充分重视、热情接待、周到护理和认真治疗。为适应个性化护理,护士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而且应具备良好的护理审美素质,以满足和适应人们对美的需求。《护理美学》是在整体护理理念指导下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是关于护理与礼仪文化的美学思考,是研究护理工作审美活动的最一般规律的学科。自1998年在我国护理教育中列入教学计划以来,各大中专医学院校陆续开设《护理美学》,作为选修和必修课,由于初步设入这门课程教学,所以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不足,我们也尝试了一些改革措施。1、《护理美学》课程的教学现状1.1师资不足:护理美学教师的素质是影响美学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各护理院校护理美学的师资队伍以护理专业人员多见。由于护理教师基本没有接受过专业美学教育,人文知识有限,难以将美学与护理学完美融合;在教学中易照本宣科,讲解缺乏透彻性和通俗性,只注重与护理有关的美的形象等内容,学生难免感到枯燥,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还有少数院校聘请美学专业人员承担《护理美学》的课程教学,但由于美学专业人员欠缺丰富的临床经验,常常使教学过程很难真正体现护理美学的专业特色。2教学方法过于呆板化:教学方法是护理美学教学的最关键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到护理美学教学的实际效果。长期以来,我国的美学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理论灌输式教学是其一贯手法,没能切合美学教学的实际需要,开发出更多的、更加行之有效的、更加切合当前大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美学教学实际水平的提高,挫伤了学生学习美学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在美学教学过程中,没能加入相应的实践内容,也没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各种手段,如多媒体技术、幻灯和投影技术等,导致教学活动的枯燥、乏味。3学生对课程重要性认识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学好内、外、妇、儿等主要课程就行了,不重视考查课的学习。多数学生认为护理美学这门课程微不足道,学不学都无所谓,考试60分万岁。再加上美学基础理论知识比较抽象,涵盖许多文学、艺术等专业知识和概念,学生比较难理解,不易掌握,致使学生对护理美学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2、教学改革措施2.1加强对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转变教学观念,加强美学内涵的研究。教师除了应该具有护理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外,还应有美学及人文科学丰富的知识,德才兼备任教,要把护理工作中美的事物、美的形象、美的感受反映出来,通过不断分析、探讨、品味,把美的感受、形象上升到理论高度,这样才能指导护生学习,并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对护理美学的信念和态度,促进美学观念行为的养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自身的言传身教。讲课时,教师要衣着得体,化一点淡妆,精神状态要饱满;要在确保表达准确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语言的艺术性;精心设计板书,尽可能让书写不但规范而且美观;同时,教态要自然端庄,多运用眼神、手势等充分展示形体语言的美。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言行举止是最直观的美的体现,学生在观察、欣赏的同时,学习兴趣自然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增强。2.2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加强实验课练习2.2.1多媒体课件教学多媒体技术教学使护理美学中原本抽象、死板或难以表达的内容变得生动、直观,多方位展示了护理中美的魅力。2.2.2情景式教学护理的美离不开护理活动本身,情景式教学可以模拟各种护理活动,让护生在护理的职业环境中运用美学知识,以展示护理人员的美、护理活动的美以及护理人际关系的美。如设计情景:护士给3岁的小女孩打针,护士给一位农村来的老大爷介绍病区制度,给一位急诊病人安排床单位,给一位28岁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手术前的指导及出入院的礼仪等情景,以角色扮演、小品形式表演进行课堂表演、语言训练。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运用美学知识的能力,为其临床实践打下基础,教学效果明显,值得提倡。2.2.3化妆与形体训练护士是患者健康的榜样,护士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微笑乃至于片刻的沉默都会给患者产生很重要的影响。护生从一入校开始就应该培养她们有良好素质和行为规范,可通过电教录像或教师示教介绍化妆技巧,要求护生学会化淡妆,护士的职业妆以生活淡妆为基础,以客观的美感为依据,应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