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卢江第一部分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现状1.课改实验已进行9年,需要评价成果与总结经验。2.对《课程标准(实验本)》的修订已近完成。3.各版本实验教材都在修订研究之中。4.各种专题研究活跃,课程教学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第二部分小学数学教材的发展与问题研究1.小学数学教材的功能◎教材的功能:教材是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是开展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它不仅具有向学生传递人类文化和经验的功能,也是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获得个人知识和能力所依赖的主要工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以教材的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因此,教材改革在课程改革中处于核心地位。◎课程改革的理念是通过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来展开的;教科书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和作用,教科书内容的编排设计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展和教师创造力的发挥。◎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的发展与更新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之一。2.小学数学教材的改革与发展3.我国小学教师对教材的依赖性与教材观。◎教科书是我国小学教师最主要的教学资源,大多数教师对教材的依赖性很大。◎新的教材观鼓励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优质、好用的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二)人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修订研究简介1.实验教材修订的依据(1)教材实验和使用经验的总结成果。(2)各界对教材提出的意见和建议。(3)《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的内容、要求变化。(4)教材研究者专题研究的成果。①国内外教材的比较研究②意见与建议的整理分析研究③对疑难问题的攻关研究2.教材修订主要工作内容。(1)根据《课程标准(修改稿)》的各项变化进行修订。例如,关于“统计与概率内容”的变化;对“位置与方向”要求的变化,等等。(2)针对实验教材初次研制时,未能深入研究或有争议的问题进行完善性处理。例如:○对估算的处理○关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问题(3)针对实验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们提出的不合适、不适用的内容安排、素材选择、例题和练习设置等进行修改。3.修改的基本原则◎体现《课标(修改稿)》的理念。◎不改变原教材编排的基本思想、基本风格和基本要求。第三部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与问题研究1.新教学理念对教师教学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2001-2002年)2.广大教师都入了极大的热情进行探索与实践,随之产生了偏差,表现为课堂教学中形式主义盛行。(2002-2004年)3.开始反思,对形式主义做法和观点产生质疑,提出有效教学的观点,引发有效教学的研究。(2005-2007年)4.展开对课堂教学改革问题的多角度的研究,提出一系列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2008-2009年)5.对近10年教学改革进行反思性总结。(2010年)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理性追求①教科书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②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设计联系生活实际的数学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③生活化、情境化的作用常常被夸大,冲淡了数学化,使得数学缺少“数学味”。※创设情境的目的:◎衔接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发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提供学习的智力背景。※关于“数学化”:“数学化”泛指学习者从一个具体情境的问题开始,到得出一个抽象数学概念的全过程。学生通过“横向数学化”把生活世界引向符号世界,又通过“纵向数学化”把符号世界一步步地完善。《课程标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就是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2.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与开放性的关系。◎有效的数学教学应是对于数学教学优良传统的继承。◎有效的数学教学又应是对于数学教学传统的扬弃。◎强调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应提倡数学教学的开放性。◎好的数学教学应是有效性要与开放性有机结合。(3)学生自主探索与教师有效指导的关系。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二)关于公开课◎公开课的功能:具有研究性、交流性、示范性、导向性等功能。◎听中美公开课的直观感受:◎公开课或存在得问题:1.容量太大、环节太多、要求太高。2.不用教材,或任意改变教材。3.太热闹或太煽情。4.教师太做作,表演性太强。四、形成一节好的数学课的要素(1)激发学习要求的引入与成果清晰的结尾。(2)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3)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机会。(4)学习过程中渗透着数学的思想和方法。(5)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特质与数学的美。结束语:深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思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