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3届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航课件:必修3第1章第2课 区域发展差异.ppt
上传人:一吃****永贺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浙江省2013届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航课件:必修3第1章第2课 区域发展差异.ppt

浙江省2013届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导航课件:必修3第1章第2课区域发展差异.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区域影响因素区域影响因素2.对外开放程度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真题1】(2011·江苏)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2为江苏省简图。材料二图3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2)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3)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4)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对新疆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江苏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11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思维过程】本题考查学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结合已有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读图1可以看出:新疆的地形明显呈现出“三山夹两盆”的特点,故地形是以山地和盆地为主;结合图例,新疆的资源以煤、石油和天然气(即能源资源)为主。读图2可以看出:江苏省位于淮河南北两侧的沿海地区,据此可以推断其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江苏省河流和人工运河较多,河网密布,结合气候特点中的降水较多可以推断河流径流量大。【思维过程】第(2)题,读图1可以看出新疆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读图2可以看出江苏省有效风能密度自沿海向内陆递减。第(3)题,读图3可得结论。【思维过程】第(4)题,根据(1)(2)(3)题的结论和所学基础知识可得出两省经济特点: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资金、技术力量雄厚,但能源与矿产资源贫乏;新疆深居内陆,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虽然有丰富的资源,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得不到有效开发,不能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在此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归纳即可得出结论。【思维过程】第(5)题,读图1可知:霍尔果斯是新疆的一个边境城市,地处通向中亚的必经之地之一,中亚向中国的输气管道就经过该地;图中显示有铁路同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相连,交通便捷;该城市附近煤炭等资源丰富;再结合题干信息“2011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可知霍尔果斯经济的发展得到政策的大力支持。这些都是该城市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答案:(1)以盆地、山地为主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河网密集、水量大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2)新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区。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3)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答案:(4)对新疆的影响: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江苏的影响: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5)是通向中亚的重要门户;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自然资源丰富。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条件分析和重要措施: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区域项目区域项目【真题2】(2011·四川)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1)~(2)题。(1)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丙地年蒸发量小于500毫米B.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由东向西递减C.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D.400毫米等值线同内、外流区分界线基本一致(2)在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的时期,丁区域可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油菜花黄蜜蜂忙B.阴雨绵绵梅子黄C.稻田受旱暑骄阳D.落叶遍地秋风狂【思维过程】第(1)题,该题以中国局部区域图考查了等值线的判读,图中给出了明显的长江和黄河的信息。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丙地年蒸发量应该是大于600mm;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有三个600mm;甲地区年蒸发量等值线密集,乙地稀疏,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内、外流区分界线大致相当于200mm等降水量线,在图中更偏北的位置。第(2)题,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时,华北地区正值雨季(7、8月),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高控制,正值伏旱天气,故C项正确。规律技巧总结(2011·江苏百校联考)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完成1~3题。1.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B.甲区域降水较少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D.甲区域高温多雨2.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A.广泛分布在此地区的水稻土是有机质含量较高的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