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主要考点及答题技巧.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记叙文的主要考点及答题技巧.doc

记叙文的主要考点及答题技巧.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记叙文的主要考点及答题技巧:主要考点:1:概括作品内容2:把握作品形象3:领会主题感情4:理解描写作用5:赏析写作手法6:品味语言词句7:发挥联想想象,结合自我,实际表述1:概括作品内容(或者命题时叫作“简要复述本文的内容”或“概括这篇文章的情节”等等)答题要领:(1)抓住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2)套用格式——“何人+做何事+结果”或“何时何地+发生何事+结果”例题:2011河南《漓江情韵》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答案:我在漓江边被一只鹦鹉吸引,结识了一位残疾的摇船人,被他身残志坚、自食其力的故事所感动。2:把握作品形象答题要领:(1)通过人物言行表现总结其性格、品质特点、可能还要答出其身份(2)套用格式——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身份称谓)(3)“分析”即举例说明,不结合具体事例要扣分例题:2011河南《漓江情韵》文中的摇船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写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可)答案:①身残志坚自食其力(1分)不靠低保过日子,靠摇船为生,不接受我给他的50元。(1分)②乐观开朗热爱生活(1分)爱笑不避讳自己的疾病,积极面对生活。(1分)3:领会主题感情答题要领:(1)从分析文章标题入手,有的题目直接概括了文章的主题。(2)从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入手,有的文章开篇点题在开头就点明或暗示了中心,有的文章卒章显志,在结尾处点明或深化了中心。(3)从分析文章的议论抒情句入手,议论抒情句有点题之效。(4)有的记叙文委婉含蓄没有直接点明主题,应从概括段意和分析人物形象入手,分析归纳才能明确。(5)从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入手,了解写作背景有助于准确概括主题。(6)自己总结,套用“通过记叙何事表达(抒发赞美批判)了+何种主题(思想感情思想精神等)格式。(7)还要注意的是,很多题目即使没有直接要求答“主题感情”,却需要在把握主题感情的基础上作答。例题:2007陕西《浇花》文章结尾作者借上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010河南《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分析第16段中“要到何时,我们才能有一颗心,用它看清父母的面容,记住父母的深情?”这句话的含义。4:理解描写作用答题要领:理解描写作用就是分析运用这些描写方法对于刻画人物、推动情节、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人物的描写方法主要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一般有:外貌(含肖像服饰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都是为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品质,表达人物感情服务的。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表现主人公。细节描写是对肖像、语言、动作、心理和场面的细枝末节所做的描写。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则有:暗示社会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例题:2008河南《梨一样的苹果》文中划线的三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答案:外貌描写(或神态描写细节描写)(1分)作用:巧妙的表现了米哈多夫老师不同的心情,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更丰满。(2分)例题:2009河南《前方遭遇塌方》第三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案:环境的恶劣和行车的艰难。(2分)渲染了紧张的气氛,(1分)为下文展开情节或描写人物做铺垫。(1分)5:赏析写作手法初中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大致有以下几种:白描象征对比衬托联想想象铺垫伏笔过渡照应开篇点题卒章显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抑扬结合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甚至有人把标题拟定人称使用线索设置详略安排倒叙插叙等也列入此项。答题要领:(1)首先要正确辨识运用的手法(2)结合具体内容说明在表现人物、表达思想感情、主题方面的作用。(3)套用“一般作用+具体作用”格式。其中一般作用指使用这种手法的普遍作用,具体作用指结合本文具体内容形式产生的作用。写作手法的作用: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特点,更好的表现主题。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生动化形象的表达了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又委婉含蓄。对比烘托(衬托):更加鲜明欲扬先抑(先扬后抑):前后形成对比,突出了所描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前后照应: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伏笔和铺垫: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联想想象:使内容更丰富,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突出,情节更感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文章充满诗情画意。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开门见山:简洁明快一目了然卒章显志:(篇末点题):增加作品的深刻性感染力,给读者以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更显静谧,动静结合相映成趣。人称使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第二人称多出现在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然是站在第一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