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实验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实验教学大纲.doc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实验教学大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实验教学大纲1.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材料实验英文名称:ExperimentofCivilEngineeringMaterials2.课程编码:01011205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4.课程要求:必修5.课程属性:课中实验6.课程总学时:50学时总学分:3学分7.实验学时:12学时学分:1学分8.应开学期:第4学期9.适用专业:土木工程10.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材料11.编写人:张华夏编写日期:2004年12月16日一、实验课程简介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是土木工程材料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的任务,不仅是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丰富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熟悉试验设备、操作技术及有关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并获得对主要土木工程材料试验和设计方法的技术技能训练。二、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要求对几种常用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标准试验方法有所了解,并掌握鉴定材料技术性能的试验原理、步骤和常用试验仪器设备、仪表的操作方法,了解试验结果的精度要求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要求学生认真作实验,如实观测记录,独立作出实验报告。三、本实验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本实验课程基于基本理论有:油泵加压测力、杠杆作用、偏心轮引起振动、振动引起物料流态化、浮力阻力与重力的平衡、负压吸力;基于的实验技术知识有:按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正确运用相应的工具、设备制备出规定数量的试样,在规定龄期对试样进行破型实验、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结果对样品的质量下结论。四、实验方法、特点与基本要求实验教学以学生操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1.基本操作技能正确掌握天平、台秤、磅秤、量筒、拌铲、搅拌机、振动台、试件模具、液压压力机、抗折试验机、水泥负压筛细度仪、水泥标准稠度测定仪等的使用,学会各种材料试样的制备与测定。验证所测材料的质量等级,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了解。2.综合性实验运用混凝土回弹仪、电钻、酚酞试剂对一批混凝土试件或构件进行非破坏性推定抗压强度实验。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和教师的指导,按照行业技术规范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实验,验证所学的科学知识、客观规律,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与了解,学会对一批混凝土构件进行非破坏性抗压强度推定。综合性实验就是把学生学过的多方面知识、多学科内容、多因素影响,统筹考虑、综合应用开展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设计性实验在已具备上述实验技能的前提下,根据实验室现有设备及原材料情况,完成一个高流动性高强度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由学生自己根据实验室现有原材料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路线,选择实验方法和步骤,选用仪器设备,提出实验预案,经指导老师同意后,独立操作完成设计性实验,写出实验报告,报告应对实验结果是否达到预定目标进行讨论。设计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确定实验方法、选择仪器设备等各方面的能力。五、主要仪器设备搅拌机、振动台、液压压力试验机、液压万能试验机、抗折试验机、水泥负压筛细度仪、水泥标准稠度测定仪。六、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内容提要实验学时实验类型实验类别每组人数实验要求1普通硅酸盐水泥性能测试水泥的细度、标准稠度、强度等级2验证专业基础4必做2混凝土用骨料性能测试骨料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颗粒级配2验证专业基础4必做3普通混凝土性能测试混凝土和易性、表观密度、强度等级2验证专业基础4必做4石油沥青性能测定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2验证专业基础4必做5烧结普通砖力学性能测定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2验证专业基础4任选6钢筋力学性能测定钢筋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2验证专业基础4任选7高性能抗渗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运用本地原材料配制出高强度、高耐久、抗渗的泵送混凝土4设计专业基础4任选8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运用混凝土回弹仪回弹值及酚酞试剂测定的混凝土碳化深度推定混凝土抗压强度4综合专业基础4任选七、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报告的格式形式应统一。封面应包括:课程名称、实验序号、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同组实验者、实验时间。2、编写报告要规范,应包括:实验名称、目的内容、原理、设备及仪表(名称、规格、型号)、实验装置或连接示意图、实验步骤、实验记录、数据处理(或原理论证、或实验现象描述、或结构说明等)3、实验报告应附有实验原始记录。4、指导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实验报告要认真批改、评分、签字。八、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1、本课程考试方式:考查。2、实验成绩评定标准:(1)本课程实验不作为单独课程进行考核。(2)实验教学部分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在课程考试笔试中,实验内容占考试内容的比例不超过5%。实验成绩组成:预习10%、操作30%、实验纪律10%、实验报告50%。实验成绩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