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骊蓉****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5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语文上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docx

三年级语文上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语文上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上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通用14篇)三年级语文上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篇1知识、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2、正确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这两个寓言故事。3、理解寓言的意思,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重点:理解两则寓言的含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谁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教师小结:寓言故事中都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教师举例说明)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首先我们学习第一则寓言故事《揠苗助长》。二、学习新课1、自读《揠苗助长》,学习生字2、检查自学生字的效果。3、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读生字。4、再读课文,了解寓言的大致意思。(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指名在全班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5、根据寓言内容,思考问题,读懂课文。(1)种田人见到自己田里的庄稼总是不长,他的心情怎样?在文中画出最能表现心情的词语(焦急)引导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要把种田人的焦急的心情表现出来)(2)种田人怎样做的?指名朗读课文的相关段落。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6、小组讨论:种田人觉得这种做法怎样?你觉的他这种做法怎样?从“总算”“一大截”理解种田人的心情。7、这则寓言最后的结果怎样?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小组交流,指名在班上说一说)三、拓展学习你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故事中种田人那样的人?你想对那个种田人说点什么?(先在小组里说说,再在全班交流。)四、小结课文。引导学生总结这则语言的含义。(凡事都有它的自身发展的规律,如果违反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就会把事情弄糟。)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揠苗助长》这个成语故事。2、说说《揠苗助长》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二、学习第二则寓言《亡羊补牢》。1、自由读课文。根据题目大致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理解“亡”丢失。“牢”这里指羊圈。2、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出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3、朗读课文,探究学习。那个养羊人为什么丢了两次羊?后来为什么没再丢羊?同桌互相说——全班交流。4、评一评:你对这个牧羊人有何评价?5、感情读故事。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接下来让我们有感情地读读这个故事。养羊人丢了羊他什么态度?我们在朗读时怎样把他满不在乎的样子读出来?第二次丢了羊他非常后悔,并意识到了自己所犯的错误,决定改正过来,怎样把他这种后悔的心情读出来?(学生自己体会,教师加以点拨)三、用自己的话讲一讲《亡羊补牢》的故事。可以先在小组里讲,再派代表在全班讲。四、拓展活动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类似的问题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小组内展开交流,把自己所遇到的情况讲给小组同学听,并提出改进设想。五、总结。教后小结:我们主张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包括时间、空间和锻炼的机会等。具体到语文课堂上,包括读的权利,写的权利,交流的权利、讨论的权利、评价的权利等。在这节课上,我让学生评价那个牧羊人,学生谈得头头是道,对寓意的理解水到渠成。这种效果远比问学生:你懂得了什么学生感兴趣得多。教育的方式很多,我们要做的是:站在学生的角度选择最佳方案,保证教学扎实有效。寓言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把一个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精炼、生动的故事里。它是人民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来源于古代人民的口头创作,借助某种自然(动物、植物、无机物)或人的活动现象,来表现对某种人或社会现象的理想、评价、赞扬、批判或嘲讽的作品。它反映了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高尚道德情操的光芒,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表现了人民优越的艺术才能和幽默风趣。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寓言才成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它主要的特点是:(1)一般用一个假托的故事来隐喻,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2)大量采用拟人化手法。(3)具有强烈的夸张和讽刺的意味。三年级语文上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篇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2、理解寓言内容,正确回答课后问题,懂得寓言的寓意。3、练习用"从此"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发表感想。教学用具:录象、自制教学幻灯片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说出"掩耳盗铃"的意思。2、回忆学习"掩耳盗铃"的方法。图文结合理解内容反复朗读悟出道理联系分析加深理解二、讲读第一则寓言-----《亡羊补牢》(出示课题)1、释题: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亡羊补牢---羊丢失后修理羊圈。2、分节读文,质疑。纠正读音:街坊坊读轻声:窟窿窿读轻声质疑:3、看录象,思考问题,理解大意。那个养羊人丢失第一只羊后,听了街坊的劝告是怎样想的?(用------划出)结果怎样?当养羊人第二次丢失羊后,他是怎样想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