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糖尿病危险因素识别和评价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不足(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代谢疾病群慢性高血糖可致各种器官尤其眼、肾、神经及心血管损害,引起功能不全或衰竭遗传及环境因素共同参与了发病过程典型者有高血糖症状:多尿、多饮、体重下降有时也可完全无症状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昏迷感染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合并症:大血管病变: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脏病变、糖尿病心肌变神经病变糖尿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糖尿病是全球性“流行病”---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加80年代:约1%2002年:2.6%目前(上海,北京,广州):8.9%**在过去20年,上升了四倍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三个国家(1995–2025)IDF2007年数据:糖尿病患者人数TOP10国家(20~79岁)各地区糖尿病发病率---2002年中国营养调查遗传因素:中国人为好发人群,富裕国家华人在10%以上;“节约基因”的改变慢于生活模式的突变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热量、蛋白质、脂肪来源从植物转向动物运动减少、肥胖老龄化T2DM为主,占93.7%,T1DM占5.6%,其它占0.7%经济发达程度和个人收入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20岁以下T1DM发病率明显增高未诊断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表型特点:我国T2DM平均BMI24%kg/M2左右,白种人平均BMI30kg/M2左右患病率与城市化程度中国人群饮食习惯的改变:老龄化:60岁以上者超过10%中国糖尿病危险因素:糖尿病诊断与分型糖代谢的分类糖尿病诊断标准“任意”:一天中任意时间内,无论上次进餐的时间“空腹”:至少8小时内无任何热量的摄入“OGTT”:以75g脱水葡萄糖为负荷,溶于水后口服在无急性代谢紊乱情况下有异常者应择日按三个标准之一重复检测常规临床以OGTT为首选,流行病学调查以FPG为首选“妊娠糖尿病”的诊断仍延用以往通用标准急性感染、创伤或其他应激情况下可出现暂时血糖增高,若没有明确的高血糖病史,不能以此诊断为糖尿病,须在应激消除后复查仅查空腹血糖糖尿病的漏诊率较高,建议同时检查空腹及OGTT后2小时血糖值OGTT妊娠糖尿病(GDM)筛查及诊断标准(一)妊娠糖尿病(GDM)筛查及诊断标准(二)糖尿病的分型(WHO,1999)1型还是2型糖尿病?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注意单用血糖水平不能区分1型还是2型糖尿病1型、2型和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在年轻糖尿病患者鉴别困难血清C肽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的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如果对诊断有任何不确定时,可先做一个临时性分类,用于指导治疗。然后依据对治疗的初始反应再重新评估糖尿病筛查糖尿病筛查----必要性2型糖尿病(DM2)在初期若干年可无症状体征,致长期不能及时诊断DM2血管并发症,特别是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在IGT时已明显增高UKPDS经验:新诊断DM2约一半已有不同程度的器官损害;强化降糖治疗可有效防止/延缓DM1/DM2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对DM2大血管并发症可能也有预防作用降低DM2患病率和DM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的关键--早期发现(筛查),早期干预/治疗大庆(Daqing)IGT干预(生活方式改变:饮食+运动)6年,可使DM2发生率较对照减少1/3左右DiabetesPreventionProgram(DPP)-NIHIFG/IGT1型糖尿病(DM1)的筛查问题儿童及青少年DM2的筛查:筛查对象FPG:特异、方便、花费少,病人接受性佳,缺点:敏感性差筛查时提倡使用PPG:敏感性高,但阳性率<FPG,需糖负荷,花费更大,病人接受性差些,可用餐后随机血糖复查诊断试验与筛查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