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校企合作 培养高技能人才.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开展校企合作 培养高技能人才.doc

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摘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在校企合作中一定要变被动为主动,严抓学生管理,合理设计教学课程,提高校内实训质量,适应企业需求,得到企业认同,从而进一步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关键词】: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操作技能,综合素质,高技能人才职业学校办学是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综合型人才,从而服务于不同的企业。那么就要求职业学校毕业生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来适应市场的需求。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培养人才时必须以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作为我们衡量人才质量的规格标准。校企合作是现如今最实际、最能达到双赢的操作模式。在目前的形式下,学校与跟企业一样,都是要生产出为社会接受的好“产品”,只是产品的内容不同而已,但性质都一样。学校制造出的“产品”(技能型人才),是要被企业所接受的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产品”,而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是要被社会、被消费者所接受的,同理,学校、企业都要生产被消费者接受的产品,学校的“产品”——(技能型人才)必须被“消费者”——(企业)所接受,也就是学校→生产、企业→接受,如何把这二者的关系从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学校如何能培养更多更好更易为企业接受的人才,企业如何能找到更多更好更适合本企业的人才,这是一个有机的统一。如何能做到更高的统一,正是今天我们所探论的课题。湖北省恩施州交通技工学校创建于1979年,是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交通部规范化学校,是以公路与桥梁、汽车维修与驾驶、交通管理、旅游、计算机应用、电工电子、缝纫等专业为主的综合型、创业型、外向型技工学校。学校的质量方针中明确指出“以市场为导向,以技能为根本,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增强顾客意识,打造精品专业,推进学校持续发展。”在近三十年的办学史中,学校一直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为己任,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并且摸索出一套以企业用工为需要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了三种学校与企业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最佳操作模式:“定单式”培养教学模式,“实习就业基地”与企业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教学模式。多年的校企合作,为校企双方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凸显了学校“服务社会、技能优先”的品牌特色。下面,我将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谈一谈我们是如何通过校企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我校开展校企业合作的客观原因学校要服务社会、紧贴市场,必须坚持素质教育、技能优先的原则。技工学校的毕业生,他们的优势在于掌握了技能、动手能力强。而学校虽然有部分实训场地,但仅以学校自身的实训和日常的教育是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这是因为这些实训所场只是一个模拟的工作环境,这跟真实工作环境中的紧迫感、时间、空间的要求,以及通过掌握单一技能的协调和配合都会有一定的差距。一方面,企业的生产状况随市场的变化(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令、不同的顾客)而变化,同时生产设备,生产新工艺的改进速度也非常快,这些是学校不可能完全跟的上的(由于资金或教材等方面原因);另一方面,由于模拟场地和企业的实操场地有一定的差距,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两种场地教学的结果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只有通过校企合作,才能把企业的技术、设备、管理制度以及企业文化等揉和到学校的教育体系中,进而将学生培养成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随着市场的细分以及企业的发展,企业对一线生产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需要有技能、动手能力强的生产人员;另一方面由于“招工难”等问题,又导致企业不得不一再降低标准来招用生产人员。这是一个矛盾,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一个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必须从相关的技术学校入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熟悉企业、了解企业,从而降低了招工费用以及培训成本,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二:我校校企合作的三种教学模式1.“订单式”培养教学模式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直接的校企合作的形式:即学校根据企业的特点,生产规模以及培养计划、培养目标,制订一套完整的课程计划,经企业认可后,签定培养协议,双方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培养结束后,经考试合格后直接进入该企业工作。我校的“订单式”培养教学模式是一种模块式教学,即时间的长短根据所需掌握的技能而定。比如公路与桥梁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路基路面、测量学、力学、建筑材料学等知识,前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学校学习基本的文化理论课、专业理论课和职业技能课等课程,由学校教师指导完成,后三分之一的时间则到企业顶岗实习,或到实训基地学习实际操作,而实操由企业专人指导完成。在这种模式教学中最成功的例子是:我校为沪蓉西高速公路建设培养的专业人才,在工作实践中成为他们的主要的基层力量。2.“实习就业基地”与企业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