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药科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环评评价报告书(简本).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6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沈阳药科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环评评价报告书(简本).doc

沈阳药科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环评评价报告书(简本).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沈阳药科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辽宁省环境规划院有限公司LIAONINGACADEMYofENVIRONMENTALSCIENCES国环评证:甲字第1503号二〇一三年五月PAGE-20-一、建设项目概况(一)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沈阳药科大学新校区建设地点位于本溪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石桥镇。沈阳药科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药科大学,目前已发展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教育的高等药学学府。学校主校址现位于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103号,占地面积21hm2,建筑面积28万m2,现有在校本科生8065名、专科生1372名、研究生2240名,有教职工1042名。按照学校的发展规划,2020年在校本科生将达到1万人。该校建成时间较早,地处沈阳市较繁华地段,发展空间严重受限,难以适应未来建设和发展的需求。为改善办学条件,满足高等教育教学和科研发展的需求,沈阳药科大学选定在本溪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石桥镇建设新校区项目。2012年6月27日,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关于沈阳药科大学建设新校区项目建议书的批复》(辽发改社会〔2012〕650号)。沈阳药科大学新校区东以沈本产业大道(枫叶路)为界,与辽宁科技学院相邻;南至神农大街(汇通路),新校区与神农大街之间为拟建的沈阳药科大学本溪校区教工住宅用地,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校区西部有沈丹高铁和红柳路从内部穿过;北抵红旗沟和华佗大街,与红旗村相望。(二)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沈阳药科大学新校区建设项目总投资13亿元,环保投资为199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项目已于2012年开始准备,2013年开始土建施工,预计于2015年5月竣工交付使用,届时沈阳药科大学本科教育部分将搬迁至新校区。沈阳药科大学新校区总用地总面积为120万m2,规划总建筑面积为总建筑面积为36万m2,建设内容包括公共教学楼、院系楼、行政大楼、图书馆、体育馆、学生宿舍楼、校医院,以及教工住宅等。项目组成见表1。表4-1项目组成表类别名称备注主体工程教室新建图书馆新建实验室及附属用房、系行政用房新建校行政用房新建会堂新建风雨操场新建学生宿舍新建学生食堂新建辅助工程生活福利及其他附属用房新建,含架空地下层道路广场新建绿化工程新建公用工程供水依托沈溪新城市政管网污水处理依托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起步区污水处理厂供热依托三江供暖有限公司集中供热锅炉房燃气依托市政管道天然气供电依托市政供电设施(三)规划相符性1.从城市发展规划分析根据《沈溪新城总体规划(2011—2030)》用地规划,沈阳药科大学新校区选址属于“教育科研用地”,符合用地规划。2.从产业政策、规划分析《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二、“十一五”时期我省教育事业发展战略中(二)战略重点指出,以质量建设为中心,全面提升高等学校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以高等学校强校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特色学科、新兴学科为主干,优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大力提升高等学校整体实力,使高等学校在科研贡献和社会服务中,形成良性发展机制。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的要求。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一)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1.环境空气现状本溪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12年9月17日—9月23日对各监测点位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表明,NO2、SO2、PM10、TSP等因子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NH3、H2S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要求。2.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在拟建新校区东、南、西、北四周共设4个监测点位,本溪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12年9月17日—9月18日连续监测2天,东、南、北三个方位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要求,西边界昼间超标2.3~3.6dB(A),夜间超标0.3~0.4dB(A),超标原因主要是受项目场地平整施工影响。3.地表水现状监测与评价在北沙河和西高堡河上共布设5个监测断面,分别为北沙河上的下石村(1#)、上石村(2#)、上平台子(5#),和西高堡河上的四家子(3#)、范家堡(4#)。本溪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于2012年9月17日至9月19日对各断面连续监测3天。监测结果表明:(1)北沙河各监测断面总氮浓度均超标,超标率100%,超标倍数1.00~1.70。其余项目的监测结果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要求。(2)西高堡河:3#四家子断面总氮浓度均超标,超标率67%,超标倍数0.13;4#范家堡断面的粪大肠菌群超标率100%,超标倍数为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