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体温过高的评估及护理主要内容(Themaincontent):定义(Definition)临床分型(type)发热过程及表现(Processandperformance)护理措施(nursing)正常体温: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标准:口温(36.3~37.2℃)肛温(36.5~37.7℃)腋温(36.0~37.0℃)生理变化:随昼夜、年龄、性别、活动、药物等出现生理变化体温过高临床分级:以口腔温度为例发热程度可分为:低热37.5~37.9℃(99.5~100.2℉)中等热38.0~38.9℃(100.4~102.0℉)高热39.0~40.9℃(102.2~105.6℉)超高热41以上(105.8以上)发热过程及表现:1、体温上升期:特点:产热>散热表现: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寒战方式:骤升:数小时内升至高峰,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疟疾等渐升:逐渐上升,在数天内升至高峰,见于伤寒等2、高热持续期特点: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表现: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脉搏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全身不适、软弱无力3、退热期:特点:散热>产热表现:大量出汗、皮肤潮湿方式:骤退:数小时内降至正常体温骤退者应防止虚脱或休克渐退:数天内降至正常降低体温药物降温:通过机体的蒸发散热而达到降温目的,使用时注意药物的剂量,尤其是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疾病者应防止出现虚脱或休克现象。实施降温措施30分钟后应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和交班。加强病情观察补充营养和水分促进患者舒适心理护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