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在烈日炎炎的正午,当农民们忙于耕种而大汗淋漓的时候,水对他们是最宝贵的东西。当一个牧羊人从山上下来,口干舌燥的时候,要是能够趴在河边痛饮一顿,那他就是最了解水的甜美的人。可是,另外一个人,尽管他坐在绿阴下的靠椅上,身边放着漂亮的水壶,拿着精致的茶杯喝上几口,也仍然品不出这水的甜美来。(选自[阿富汗]乌尔法特《生活》)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立意1审题立意2审题立意3审题立意4立意之一心一境精彩语段展示精彩语段展示立意之追求本真精彩语段展示精彩语段展示精彩语段展示境由心造李晶“境由心造”这句话禅味颇浓。境由心造,以主观的心态面对客观的世界,从容不迫;境由心造,以过程的美丽取代为目的而存在的手段;境由心造,通过自我的解放避免被封闭的厄运。境由心造,始终坚信起决定作用的终究是自己。一个人的处境是苦是乐常是主观的。看到过一则关于绿茶的广告,说的是下雨天,一男子抱怨:“真烦人,又下雨了!”而另一男子驾车在雨中兜风,快乐地欢呼:“下雨多好,免费洗车!”广告最后告诉我们:心情好,一切都好!是的,一则小小的广告,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境由心造,心情好,一切都好!英国文学家萧伯纳曾这样解释乐观者和悲观者的区别:“假定桌上有一瓶只剩下一半的酒,乐观者会高喊‘太好了,还有一半’;悲观者会叹息‘糟糕,只剩下一半了’。”这样的解释其实蕴含着一个既简单又深刻的道理:境由心造。很多情况下,人的快乐和痛苦不是由客观环境的好坏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态决定的。境由心造,并不是简单的唯心主义的表现,并不要我们在困境中逆来顺受,而是要我们先用良好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困境,然后积极地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不是不敢去面对困境,只会怨天尤人,只想逃避。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苏东坡信仰佛教,有一次他与高僧论经。高僧问苏东坡,“我在施主你的眼中是什么?”东坡存心捉弄一下高僧,就说:“你在我的眼里只是一堆牛粪罢了。”高僧微笑了一下说:“施主你在我的眼里是一尊佛。”苏东坡回家笑着转述给妹妹听。苏小妹说,哥哥,你输了还不知道。佛家有言,心在地狱缘恶念。高僧心中清净,所以看出来都是佛;你心底有牛粪,才会把高僧看成牛粪。苏东坡听罢满脸愧色。是啊,以扭曲的肮脏的心理窥人,眼中看到的也必是扭曲肮脏的表象。另一个沙漠里的故事也发人深省。一位名叫塞尔玛的妇女陪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里的陆军基地。不久丈夫奉命去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间里。天气热得受不了,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有50多摄氏度。而当地人又不会说英语,她非常难过,于是就写信给父母,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不久,她接到父亲的回信,信中只有短短的两行字:“两个人从牢房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读了父亲的来信,塞尔玛很惭愧,于是决定要在沙漠里找到星星。塞尔玛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她对他们的纺织和陶器很有兴趣,他们就把自己最喜欢的纺织品和陶器送给她。塞尔玛研究那些令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观看沙漠落日,研究海螺壳---那些海螺壳是几万年前,当沙漠还是海洋时留下来的......原来难以忍受的环境变成了令人兴奋、流连忘返的奇景。塞尔玛为自己的发现兴奋不已,并就此写了一本书,以《快乐的城堡》为书名出版了。是什么使塞尔玛的内心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沙漠没有改变,印第安人也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她的心境。一念之差,使她把原先认为恶劣的情况变为了一生中最快乐、最有意义的冒险,塞尔玛终于在沙漠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星星。罗丹曾说:“生活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不是吗?真正智者,能从一滴水里看见整个太阳的光明,能从一粒沙中看出整个时代的变迁,甚至能从一朵花中嗅出整个春天的芬芳。以有限观无限,以心为眼,从点滴中发现生活的智慧,感受生命的美丽。同样看一棵树,画家看到的是树的形态美,生物学家看到的是树的科研价值,而木匠看到的则是木材的用途,换个角度会有无限可能,这又是一种境由心造。是一个典型的材料作文,适用“以果溯因法”和“角度切入法”审题。1)运用以果溯因法:牧羊人最了解水的甜美的原因是他从山上下来,在口干舌燥的时候痛饮;另外一个人品不出水的甜美的原因是他坐在绿荫下的靠椅上,身边放着漂亮的水壶,拿着精致的茶杯喝上几口。通过鲜明而强烈的对比,不同境遇中对水的需求情况,把作者的思维从生活的表象引入哲理的思考中去:水,本无任何差别,然而没有饥渴感受的人,就享受不到水的甜美;只有饥渴难耐,才能了解水的价值。由此,我们想到,不经历艰难与险阻的考验,就体味不到生活的美好;不经历挫折与失败的折磨,就感知不到成功的喜悦;不经过奋斗与追求的历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