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經濟學是一門社會科學,它的主要工作在研究人類如何在稀有資源之間做選擇;同時人們在做選擇時,與他人之間的經濟互動關係。人類所面對的資源是有限的,所以必須選擇;資源有多種用途,所以可以選擇。所謂經濟互動關係是指,人們以財貨和勞務與他人間的交換關係。資本主義經濟的重要特性:自由選擇與自由交換不管是窮人或是富人,我們所擁有的時間、所得、財富都是有限的,所以我們都必須要在有限的資源中求取最大的滿足。稀少性:是指我們所擁有的不能滿足我們的欲望而言。因為稀少性的關係,所以有許多有形的財貨,或無形的勞務都必須付出代價才可能享用。經濟財:必須付出任何代價才可以享用。自由財:不須付出任何代價就可以享用。問題:陽光、空氣與水是自由財嗎?有些財貨可以用做生產其他產品的投入,簡單劃分為四類:1.土地:包括所有自然資源。例如:地表、地表以下的礦藏、地表以上的樹木、果實等。2.勞動:人們從事財貨與勞務工作時的時數。3.資本:生產過程中所用的機器設備、廠房。資本財是人們所製造出來,用做生產其他物品的工具。資本財是有形資本,與股票、債券等金融資本不同。股票、債券的買賣只是所有權的移轉,而機器、廠房得購置可以增加產能。人力資本:是人們所擁有的知識、技術或經驗。人力資本可藉由教育與在職訓練的加強,使生產力得以提升。4.企業才能:企業家們組織其它三種生產因素以從事生產的能力。包括:人事管理、財務管理、生產管理、行銷管理與管理情報系統能力。企業才能與企業的獲利能力有關。使用生產因素的報酬:土地:地租勞動:工資資本:利息企業才能:利潤地租、工資、利息都為正數,利潤可能為正、可能為負;利潤為正時是為獲利,利潤為負時是為虧損。選擇與稀少性是同時並存的。不管是個人、企業或是政府均面臨了選擇的問題。當選擇某一件事時,必定以放棄其他事情作為代價。人們在做選擇時,有所得就有所失。人們的「得」是以「失」作為代價的。例如:如果某甲面臨A、B之間做一選擇,如果選擇A就必須放棄B,因為選擇A而必須放棄的B,就是選擇A的機會成本。如果人們面臨三個以上的選擇時,機會成本就是所放棄的財貨、勞務中最高價值的那一部份。與一般所說的成本不同:一般所說的成本:是因為從事一件事情所支付的代價。機會成本:是人們因為做選擇而必須放棄的價值。在談論到選擇的問題時,經濟學家所經常使用的是生產可能性曲線(或稱轉換曲線)。生產可能性曲線(PPC或PPF):指在資源數量與生產技術固定不變之下,兩種產品最大可能產量的組合軌跡。圖1.1生產可能性曲線圖1.1中,是將一國的產品分為兩大類:工業產品與非工業產品。生產可能性曲線以內之點:表示無效率的生產狀況。生產可能性曲線以外之點:表示依照目前的生產技術與資源數量下,是不可能達到的。當生產可能性曲線右移時,表示工業產品與非工業產品的數量都在增加,這就是所謂的經濟成長。方式:(1)技術進步或(2)資源數量的增加專業化:是指經濟社會的參與者,專注於其所最適合的工作而言。專業化有助於生產效率的提高,為了專業化就必須採取分工。亞當‧史密斯:製造大頭針的例子。分工根據比較利益原則。[例]吳必勝與張惠媚兩夫妻對割草與掃地的能力:割草:吳必勝有絕對利益掃地:張惠媚有絕對利益吳必勝專門割草,張惠媚專門掃地(每個人從事自己具有絕對利益的工作,效率最高)問題:如果其中一人對於兩件事情都有絕對利益時,如何分工使效率最高?比較利益比較利益:對於物品的生產時,機會成本較低的為具有比較利益。割草:吳必勝的機會成本較低,有比較利益。掃地:張惠媚的機會成本較低,有比較利益。交換與專業化是相互依存的,沒有交換,則專業化的好處也不易發生。反之,沒有專業化,則所換取的物品也不會達到最多。交換的型式有以物易物與透過交易媒介交換兩種。在人類社會中,不但個人要從事交換,企業與政府也都有交換行為。交換行為是人類社會的特徵。交換有其代價:會產生交易成本。1.取得資訊的成本:個人為取得資訊所花的時間、努力與請教專家所花的金錢。2.訂定契約的成本:雙方協商所花的時間和金錢。3.運送交換物品的成本:將交易物品交到對方手中,所需的運送成本。如果交易成本超過一項交易所可能產生的利益時,則該項交易不可能完成。過度的專業化,反而會使得在生產線上的作業員覺得工作太過單調而降低工作效率。理性與自利是經濟學中的兩個基本假設。理性:是指經濟人在做決策時,會使用所有的資訊。自利:是在做選擇時,會選擇對自己認為最有的事物。理性自利:是人們在做選擇時,會根據當時手邊所掌握的所有資訊,經過成本-效益分析後,選擇那些自己認為最有利的事或物。理性自利的行為取決於做決策時所擁有的資訊,與主觀判斷對自